借 铜 钱
顾 冰
俗话说,媒人的嘴,骗人的鬼。此话不假。韩媒婆给桑岗村的芒种介绍了个对象,说好女方不要一分钱彩礼,迎亲这一天,女方家却开出了一份厚厚的礼单,说是张(争)发络,不答应,新娘子就不出门。
芒种是从朝鲜战场上复员回乡的,和我们村的柱大,是一个班的战友,柱大因冻伤,缺了一条腿,芒种囫囵地荣归故里,退伍时,柱大拿到了一笔伤残金,而芒种只领到五十斤大米。那是个崇尚英雄的年代,志愿军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芒种自然成了女孩子崇拜的对象。有一个叫豆苗的姑娘看上了他。那时,小姑娘脸皮薄,心里喜欢,嘴里说不出,就托韩媒婆从中牵线,韩媒婆一说,芒种十分中意。只是男方家境贫寒,怕女方家看不上。姑娘说,我不是要的财富,而是要最可爱的人,他能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也一样能在乡村中种好庄稼。芒种一家喜欢得不得了,说一分彩礼也不用给,就能娶到一个媳妇,只有在今天新社会才有。谁知,现在新娘子的母亲却做峤(作梗),明面上说,为的是张发洛,私下对人说,最可爱的人,值几个铜钱,是能吃,还是能穿,现在,是吃香,过了这阵子,谁还理你八睬。
韩媒婆只得又跑到芒种家,说人家把闺女给你们养了二十几年,米吃了几栈条,(那时,粮食用栈条围成垛,栈条是用芦苇编的)要点彩礼,也理所应当,再是,女儿出嫁,张发洛,是作兴的,为的是讨个吉利,今后,发了,还不是你家芒种享福!芒种娘听了,连连点头,可心里却犯了愁。芒种有姊妹好几个,他是老大,最小的还刚上学,加上父母和爷爷奶奶,一家十来张嘴吃饭,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填不饱肚子,孩子们的衣裳,也是老大穿新头,老二老三穿馋皮头(旧的),末稍浪头穿布筋头,家里哪有什么余钱!芒种知道家里的状况,说,要不,这婚先不结了,等我挣了钱,再说。傻孩子!她娘说,什么时候才能挣来钱,人家姑娘等你啊?哪怎么办?借啊!皇帝还借划操(木桨)呢!她娘又说,听上辈人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白荡湖,一看这里碧波荡漾,芦苇叠翠,想进去游玩一番,可龙舟不能驶入,就向咱家借了小船和划操,所以说,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现在,咱是一时拿不出这些钱来,可咱有的是法子,豆苗早晚是咱家的媳妇!
接下来,芒种娘想啊想啊,向谁家借呢?她知道,借钱这事,一是要考虑对方手里有,人家要没有,你开了口,也是白开。二是对方肯借,这就要凭关系和感情。这关系,是越近越好,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行,这感情,是越深越好,即使关系近,没有交往,具体说,没有有助于人,也不行。她思来想去,符合这二个条件的,有三个人,找他们借,准成。
芒种遵照母亲的嘱咐,先找了小舅舅。小舅舅是他外婆的老来子,生下后,芒种也降世了,外婆没有奶,他娘就把他抱来,一起喂养。一个人的奶,怎够二个婴儿吃,他娘就先尽着让小舅舅吃,而让芒种饿着,芒种吃不饱,饿得嗷嗷哭,他娘就给他喂点山芋糊,芒种吃了不消化,腹泻不止,差点夭折了。所以说,他小舅舅是吃了他娘的奶,才活下来了。他娘既是小舅舅的姐,又是小舅舅的娘,而芒种和小舅舅,既是舅甥,又是兄弟。那年,芒种参军去了朝鲜,他小舅舅进了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当了工人。临走的那天,他小舅舅对她娘说,姐,等我挣了钱,把你接到城里去享福。这几年,听说他挣了一些钱,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有人在常州看见他,他一身呢子中山装,吹着大背头,穿着黑皮鞋,像个公子哥。自从他参加工作后,虽然一直没来看过姐姐,但他“以后把你接到城里去享福”那句话,她娘还是记得。她想,去城里享福,倒不必了,他有这份心,向他借点钱,救一下急,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芒种见到小舅舅,小舅舅激动地把他抱在怀里,眼泪含在眼眶里,只差没有掉下来了。说,我的最可爱的外甥,莫不是有心灵感应?早晨,我正念叨你,想去找你,你就来了,到底咱俩是喝一个人的奶长大的。芒种闪着疑惑的眼睛问,找我有事吗?有啊!小舅舅说,我最近谈了一个女朋友,想给她买一块手表,钱不凑数,正想跟你去借。怎么,今天,你来,有什么事吗?小舅舅的话,让芒种啼笑皆非,自己就是为借钱而来的,而我还没开口,却让他被堵住了嘴。他本来想照实给小舅舅说,一想,还是不说的好,就说,我今天来,是顺便看看你,说完,转身要走。小舅舅一把抓住他,别急着走啊!你的婚事,我听说了,她们女方原来说,不要一分钱彩礼,现在又变卦了,这有什么,给就给呗!你反正有一笔复员费,财大气粗啊!我想你复员费也化不了,就暂时借我用一用,放在抽屜里,又不会下小崽。芒种苦笑了一下,不知如何说,小舅舅又说,你别那么小气,我听说角落村的柱大,和你一同去的朝鲜,回来拿了好多钱,……小舅舅还想再说,芒种也不解释,扭头走了。
回到家后,芒种一肚子火,这个吃着娘的奶长大的人,竟是个白眼狼,他心里那个小把戏,当人家不知道,不借就不借呗,还变着法戏弄我。她娘说,你怎好这么说你小舅舅呢,他不是那号人,说不定,他真是有难处,有钱谁不想做好人?再说,他不念别的,还能不念亲情?明天,你去找你二姨吧!
芒种的二姨,是个文化人,在常州一所中学当老师,姨夫是一个几千人大厂的工程师,家境也不错。小时候,他娘带他去过她家一次。他依稀记得,她家的凳子(沙发),好大好大,一坐下去,人要被弹起来,还有她家的马桶,不用倒,拉了屎,旁边一根绳,一拉,哔啦一声,屎就被冲走了。回到村里,芒种给小伙伴们说,我二姨家用的马桶是臭(抽)水马桶,小伙伴们直笑,马桶不臭,还能是香的?论起二姨和她娘的感情,他娘和二姨是双胞胎,那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芒种娘姊妹多,那时女孩子很少上学的,可他娘和二姨都上了学,在学堂里,他娘成绩好,二姨成绩差,上到小学毕业,家里实在困难,负担不了,他外公说,他娘聪明,二姨差些,就让他娘一个人继续上中学吧!可是,他娘硬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他二姨。后来,因外公过世,二姨又面临辍学,他娘挑起全家的重担,种地,喂猪,养蚕,起早贪黑地干活,而自己一分钱,也不舍得化,为的是支持二姨继续读下去。这天,芒种带着一篮山芋,还有几斤螺丝,到了二姨家。二姨见了芒种说,来了,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你今天来,是不是来发喜帖,请我喝你的喜酒?你的喜事,可得要隆隆重重地办,热热闹闹地办,最可爱的人么,就要大力宣扬,你荣耀,我脸上也有光彩。接着,二姨塞给他一个喜封,那红包故意没封,露出一张伍角钱,说,拿着,这是你二姨的一点心意,恭喜你喜结良缘,早生贵子。芒种推让了一下,说,谢谢二姨!我的婚事,还不知道成不成呢。怎么啦?二姨追问。芒种如实讲了原委。二姨听了芒种的来由,哎呀了一声,不无怅憾地说,真是好事多磨,怎么这么不凑巧,你要早一天来就好了,你姨夫的哥哥得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昨天,去上海看病,你姨夫把家里的钱,都借给他了,要知道你有急用,我无论如何也要给你留着。芒种满怀希望而去,想不到又碰了个壁,这壁,是软绵绵的,热乎乎的。
经过这二次冷遇,芒种有些心灰意冷,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究竟是什么,他一时说不清楚,不管怎样,这样的亲眷,他是再也不想去求告人家了。可是,他娘说,那二个人就别说它了,这个人,你一定要去见,因为,她和他们不一样。谁?芒种的姑姑。一提起姑姑,芒种说,该不会像方卿的姑姑方朵花吧!芒种说的,是锡剧《珍珠塔》,戏里讲的是方卿家道败落,去向姑姑借钱,他姑姑为人势利,非但分文未借,还百般羞辱于他。你姑姑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芒种娘又陷入了回忆之中。解放前夕,你姑姑是进步学生,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反暴力”的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追捕,你姑姑逃回家后,我把她藏到芦苇荡里,敌人来到我家,找不到你姑姑,就把我抓了去,他们严刑拷打我,逼我讲出你姑姑的藏身地方,我就是不说。……听到这儿,芒种说,娘,你别说那些难过的事了,我去!她娘转忧为喜,就是么!你姑姑是局长,领导干部,她们一心为人民办事,何况你是她的亲侄,她怎么会不肯借钱给你呢?
于是,芒种又去了姑姑家。事有不巧,姑父说,姑姑到南京开会去了。芒种知道姑姑家,是姑姑掌握着经济大权,就说,要不,我改天再来吧!姑父很是热情,说你姑姑今晚就回来,你住一宿再回去,今晚,咱俩喝上几杯,你好好说说朝鲜战场的事,也让我受受教育。芒种不好推辞,就住了下来。因为多喝了几杯,他早早就睡下了。不一会儿,鞭炮响起来了,芒种将姑姑借给他的钱,交到豆苗手里,豆苗是那么好看,他将她抱起,走向花轿,突然,嘭的一声,一颗炮仗在他眼前爆炸,把他吓了一跳。他醒了。那嘭的声音,不是炮仗声,而是门声,是他姑姑回来了。迷迷糊糊中,他隐隐约约地听见姑姑和姑父的说话声。
姑父:芒种来了。
姑姑:他来干啥?
姑父:借钱。
姑姑:借钱派什么用场?
姑父:结婚彩礼。
姑姑:借多少?
姑父:这个数。
姑姑:这么多,他以后怎么还?这钱,不能借!
姑父:为啥?
姑姑:你不知道借钱容易要钱难,那些借钱人,借钱时陪笑脸,还钱时似阎罗,而你借钱给他时站着,要钱时就得跪着,如果你想断了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钱,所以,与其要钱时伤感情,不如借钱时伤感情。
姑父:那明天对他怎么说?
姑姑:……
第二天一大早,姑父敲敲芒种的房门,说,芒种,真对不住你,你姑姑刚才打电话回来说,她南京的会议延长了,还要二天才能回来。敲了一阵,见房内没有回应,推开门,一看,床上的被子叠得四四方方,板板正正。芒种不知什么时候走了。
芒种心神恍惚地走到村口,迎面撞见了韩媒婆。韩媒婆神色慌张地说,我说芒种啊,都火烧房梁了,你这是到哪去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豆苗娘捎话来说,今天,你要是还不送彩礼去,就解约退婚,这可如何是好!
芒种气鼓鼓地说,解约就解约,这婚,不结了!
怎么不结呢?这时,柱大突然出现在芒种的面前。他当胸捶了芒种一拳,说,怎么,这点困难就吓倒了,咱在朝鲜,那样的敌人都不怕。你还记得吗?有一次,咱俩去执行任务,遇到了雪崩,我说,今天我要死在这儿了,你说,咱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呢,怎么能死?你硬是把我背回了部队。现在,我们终于回来了,你为啥又不要结婚了呢?芒种一脸无奈,结婚?钱呢?钱?在这里!柱大从挎包里掏出一包钱来,送到芒种眼前。
芒种的眼睛模糊了。他想了多少天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这问题是,亲情是什么?是无私援助,还是互相利用?如果你不知道,那么,就借钱吧,只有借钱了,你才知道亲情是何物,亲眷也罢,同学也罢,战友也罢,在你最无助的时候,能借钱给你的,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