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伊森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性格早熟又有点倔强。伊森的父亲是位商品推销员,虽然业绩极佳,但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了他暴躁的脾气,同时他还有酗酒的恶习。伊森的母亲则是位温柔善良的家庭主妇。
一天,伊森和妈妈在购物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狗被锁在汽车中,几乎要被渴死了。
那是一只渴爱的金毛幼犬。
伊森的妈妈毫不犹豫地拿起石头打碎了车玻璃,抱出小狗,将他带回了家。
然而,伊森的父亲却不允许他留下小狗。他很烦躁地抱怨:“这东西很脏,养了谁来照顾他?”
妈妈哀求道:“孩子太寂寞了。打扫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来就好。”
站在屋外等待的伊森听到父亲的话,赌气地搂着小狗的脖子对它说:“要是他不收留你。今晚咱们就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
终于,在母亲的哀求下,父亲同意留下小狗,伊森高兴地拥抱住了父亲的大腿。
伊森给小狗取名叫贝利。
这是电影《一只狗的使命》的开场前片段,电影就这样缓缓道来,用一只狗的口吻讲述着人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拍的都是细碎真实的生活,却总有细节戳中泪点。
电影里的小狗,经历了4世的投胎轮回,每一世他都拥有不同的主人和身份,每一世的故事都很感人。
通过4个不同的故事,导演向我们讲述了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美、孤独时的陪伴还有梦想破灭时的心碎……
然而,最让我感到心痛的还是伊森目睹父亲家暴母亲时那忧伤、愤怒而又绝望的眼神。
那时候,伊森已经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少年。他带着初恋的女友第一次回家,却碰见醉酒的父亲又一次对母亲挥起了拳头,母亲倒在地上流着眼泪苦苦哀求。
愤怒和屈辱的感觉几乎要将伊森淹没,他揪住父亲的衣领,一拳就将他击倒在地:“你要是再敢对妈妈动手……!”伊森怒吼着:“滚!离开这里!你不可以再生活在这里!”
在伊森的坚持下,当晚父亲就拿着行李搬出了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因为一个酒鬼父亲,伊森失去了完整的家庭。
02
因为拥有一个酗酒暴虐的父亲,伊森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电影中,童年的伊森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贝利是他唯一的玩伴。
每当父亲和母亲吵架的时候,伊森就逃避似的带着贝利离开家,去没有人的野外疯跑、玩耍。
只有和贝利在一起的时候,他才会露出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其他的时候,他看起来就像个少年老成的人,总带着一种不符合他年龄的沉默和忧伤。
有一次,贝利搞砸了伊森父亲宴请领导的晚宴,被父亲赶出了房子。那时候正是寒冬,伊森担心贝利会被冻死,可他又不敢违逆父亲的意愿,只能躺在床上默默流眼泪。
夜深人静时,心有灵犀的贝利为了安慰伤心的伊森,竟通过别墅的垃圾通道爬进了房子。他蹑手蹑脚地上了楼梯,用头顶开卧室的门,拱进贝利的被窝。
“啊!贝利!”伊森开心极了,他紧紧抱住贝利,无视他身上的垃圾味,用嘴唇亲吻他的额头。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爱是什么?爱首先是陪伴。
03
因为拥有一个酒鬼父亲,伊森从小就浸淫在暴虐恐惧的家庭氛围中,这给他留下了永久的心理伤痕。
在他好强的外表下,包裹的其实是一颗敏感自卑的心。这种性格也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剧。
在同学们眼中,年轻的伊森品学兼优、才华横溢、长相帅气,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并且马上就要成为密歇根大学的新生,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一个一直嫉妒伊森的同学,撞破了他的秘密:原来,伊森的父亲竟是一个落魄的酒鬼!
这位同学当着众人的面挖苦伊森:“原来你也不是那么完美啊!怪不得要逃去密歇根大学!”
年轻气盛的伊森挥拳打了同学。这个同学为了报复,半夜点了鞭炮,扔进伊森家的别墅。
他只是想恶作剧,吓唬一下伊森。
不想,这鞭炮竟导致了一场熊熊大火!
幸好,贝利敏锐地闻到了烟味,他叫醒了熟睡的伊森。伊森用床单将母亲从窗口送出去,又将贝利送出屋外,自己才跳窗逃生。
在贝利的帮助下,伊森没有被烧死,可这场火灾,却让他成了一个瘸子。而在这之前,他是全校最棒的橄榄球运动员,还因此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现在因为残疾,伊森也失去了去密歇根大学读书的机会。
自惭形秽的身姿,灰暗的前途,让伊森感到分外自卑,他主动跟深爱的女友分了手。
此后,他便独自一人生活,再没有与谁相爱,更从未踏入过婚姻。
电影最后,贝利几经轮回,历经千辛万苦又回到了伊森身边。
在贝利的帮助下,伊森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与初恋女友汉娜重逢。
多年的独居生活,让伊森变得更加孤僻自卑,面对汉娜他依然退缩,可是贝利一直在旁边给他加油鼓劲……
终于,伊森鼓起勇气向汉娜再一次表白。
三十多年后,满脸皱纹的伊森和已成为祖母的汉娜又像年轻时那样激动地拥吻在一起。
伊森那句表白的台词,特别辛酸:“汉娜,我欠你一个道歉,当年是我推开了你。当时我恨着全世界。可是,我想告诉你,我没有一天不后悔的。”
短短一句话, 却勾勒出伊森在悔恨和遗憾中度过的苦涩半生。
贝利和伊森、汉娜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贝利死的时候说:“我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伊森,为了让他开心。”
爱是什么?爱是让你爱的人觉得幸福。
04
幸好有贝利,故事不是一个太悲剧的结局。
可是,如果没有贝利呢?
恐怕,伊森的一生就这样被彻头彻尾地毁掉了。又或者,早在那场火灾中,伊森和母亲就被活活烧死了。
我想,伊森的父亲对伊森也是有爱的。但他的爱,只是基于生物遗传学的本能,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
狗的故事总是让我们特别感动,还不是因为人的表现太令人失望!
身为父母,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不良嗜好(这种不良嗜好包括酗酒、麻将、家暴、暴躁易怒的性格……)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这种伤害可能是永久的。
即使孩子已长大成人,通过付出极大的个人努力,侥幸拥有了看似幸福的婚姻和体面的前程;但那些被你亲手种在他心灵深处的自卑、偏激的种子,不一定在什么样的时机又会破土而出,将他重新带上一条悲剧性的路。
所以,身为父母,请时时警醒和反思。
我是奇奇,外表柔美内心彪悍的大龄文青,职场妈妈。文能煲鸡汤,武能说故事。这里话题百无禁忌,让你又哭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