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期间,我的求学道路大致上可以说一路坦途吧,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因为性格开朗活泼,也深受老师同学喜欢,班长学习委员都能做的很好,可如今的我为何屡屡受挫?
还未上大学之前,对大学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老师和父母的描述。只知道上了大学可以很自由,会有各种教授上课,没有做不完的作业,因此我对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直到真正步入大学,我所有的美好幻想一个个破灭之后,我对自己产生了质疑。
我时常躺着宿舍的床上发呆:跟不上的课程、匆忙的时间、写不完的论文、课堂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反差、宿舍的上下铺、性格迥异的舍友,与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完全不同。更可怕的是,我似乎在这种陌生与匆忙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那个有条不紊,自信满满的我不见了,我甚至被埋没在了人群中。中学时期以学习成绩定成败的规则似乎发生了改变,几百个人的大讲堂,我无法再让老师一眼就看到我,曾经那种被重视的感觉没有了。巨大的反差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个假大学。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心里的巨大反差,三观不合的室友,也不知道该向谁说起。我不能接受曾经优秀的自己为什么上了大学之后屡屡受挫,于是我变得焦躁忧虑,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好在我有一个好朋友式的母亲,有次视频聊天时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苦恼,我就对妈妈说:我感觉自己以前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被忽视了。妈妈说: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被永远埋没,可如果你埋的太深就不会被发现,如果感觉自己被忽视了,那就努力让自己被重视。
我明白了我的苦恼来自于我自己,也许曾经的我过得太过顺利了,来到大学之后我仍然以优等生自居,却忘了一山更有一山高。我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而不愿意与大家沟通交流,我总是害怕别人超过我而保留我的方法,我总是坚信老师会发现优秀的我而不愿主动去找老师解疑。我没有退步,我只是不再前进了。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别人眼中井井有条,从容不迫的人,却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其实大学生活本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与安逸,爱迪生说过,那是猪栏的理想。每一个看似轻松的人都在背后付出了你看不到的努力。当你早晨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你的舍友也许已经背了20个单词;当你在自习课玩粘贴别人得论文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预习完了下一节课的内容;当你晚上蒙在被子里玩手机的时候,你的舍友可能已经写完了一篇论文。既然你这是你的选择,那你就没有资格抱怨你为什么没有奖学金,为什么总是会挂科,为什么不受重用。
后来我得出一个道理:大学可以忙得不可开交,也可以闲的无所事事,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因为没有人能管你。
我身边有那些明天嚷嚷着要考研的人,他们也不过是从图书馆借了一大堆的书,然后等到期了之后在原封不动的还回去;我身边也有那些毫无志向,只想毕业早点找个工作的人,他们也只是满足于不挂科就行。
我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可如果把金子放在一个黑箱子里呢?如果你是块金子,就把自己展示在阳光下,让别人能够看见,毕竟人们都不太喜欢费事。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我很优秀,虽然我有暂时的迷茫,可我不会让它持续太长。
你身边那些优秀的人,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