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河岸边的柳树,只剩下一根根光溜溜的柳条了,柳芽早就被村里的村民瓜分干净,伴着自家酿的浊酒下肚,倒却很少有腹痛腹泻现象,所以将每年早春寻柳芽伴浊酒的习惯,一年又一年保存下来了。这天,柳树下来了一个一身长白儒衫脏乱不堪的书生,向着东方望了许久,缓缓地走进村子,从此这几十户的村子里便多了位教书先生。
得知先生要在村子里定居下来消息,村民们很是欢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子孙识字,甚至读书是一件很有脸面风光的事。也只有读书才能走向外面的世界去。前些年村子里的出了一个秀才后生阿水,村子里为此杀鸡杀鸭杀猪热闹了整整一天,出了秀才是这个方圆几十里偏僻的地方,头一遭呢。隔壁的好几个村子都为此特意来庆祝了一番,让本村在周围涨了一下脸。只可惜这阿水放着县衙里好好的公差不做,读了大东国状元才子方知劳什子治国言论的书,一下子辞掉公职不做,跑去想跟随方知,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其消息了。现在村子里有了教书先生,难免不会再出现像阿水这样的秀才,再不济识了字可以去最近的县城里做个记账先生,也比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好呀。
“大家休息一会吧。”先生这天刚刚教完一节课说道。其父母建这学堂出力最多,所以离讲桌前最近的小孩子问道:“先生,你与阿水叔叔谁厉害啊,肯定是阿水叔叔厉害,阿水叔叔可是秀才。”
那可是一个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大好时光,可惜被一个风尘仆仆的人打破了。拦于马前,自称为阿水,是个秀才,想帮那时候还不是先生是方知的他,推行治国政策。像这样的人,隔三差五便会出现一大批,原本他不愿搭理,可阿水拿出了他著作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自身看法。于是书留下了,人也就留下了。到后面一些政务事情他拿捏不准的地方,阿水也能给出不错的意见。慢慢的阿水便成他的心腹幕僚,关系也就慢慢亲密起来。
可好景不长,由他主张推行的政策危害到门阀士族的利益。恰巧当今皇帝身染重病在床,门阀士族联合起来停止了内战,给皇帝施压,毕竟朝廷之️中大多数重要的官职都被他们的子弟所担任,本来皇上就想借着方知的政策,打破这个局面。变化总是比计划来的快。今天这个臣子上奏章告老还乡,明天那个臣子借病休假在家,几个皇子心思也活跃起来。朝廷之中,乱像渐显。
左丞相给病床上皇帝谏言,说从海外仙山得了偏方,以人心补人心。“人的心啊,总要受世间万物打磨一番才能变的晶莹剔透,坚韧不拔.就跟树上的叶子,经过雨水冲刷过,越发的碧绿起来。陛下的病,就需要这样的心来做药引子。臣得知方知便有这样一颗心,望陛下早日定夺康复起来,稳定于社稷。”
作为门阀士族推出来的代表左丞相说的话意义,皇帝岂能不懂,于是采纳了。之后一大批官兵冲进了状元府捉拿了方知在内的所有人。再然后就是取心那晚,阿水那晚跟他说了一些话,说以后再也不能相见了,希望来世还能一起出谋划策,他还大笑取笑说阿水婆婆妈妈,一颗心而已我方知还给的起,只是连累了你们。然后他就被阿叔打晕过去,再醒来就是已在都城外了,旁边是皇帝陛下最受宠的小公主,以前常常喜欢跟在他后面。她说,阿水背着他企求她,让他代替方知取心入药,于是她跟阿水策划了这起以假替真事件,说现在都城里的人都以为你真的死了,你可以逃到别的国家,改名换姓重新来过,一身的才能不能浪费。
他对公主告辞,说以后无法相见也不必相见了,各自保重。他骑上公主为他准备的马,没有方向的奔驰。公主的心思他懂,他甚至看到公主身后包袱,可他如今已成这样,何必再拖累一人。
他想起那个做事严谨,方方面面喜欢考虑周全,喜欢喝酒却很少喝醉过的阿水。唯有一次喝醉那次,是他们的政策得到了皇帝肯定,在郡州试行取得成效那次。喝醉酒的阿水,相比平常话语显得多的多,说自己来自偏僻的山村,十岁以前都没有出过远门,自己中了秀才是难得的大事,村子为此热闹了几天。上门的媒人都络绎不绝,都拍着胸脯说看上附近哪家未出阁的闺女尽管提,喜欢什么样子的尽管说,保管能让自己满意,可自己都拒绝了。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子,清楚的记得落魄那时弯腰施舍给自己馒头身影,可自己中了秀才之后,再见时她已挺着肚子,还让我帮她孩子取名字。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政策全面实施之后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好,然后回到自己走出去的偏僻村子里做个教书先生。到时候方知你要来了,我一定要请你喝自家酿的浊酒伴着柳芽。之后,马儿有了方向。
“先生你走神啦,我们该回去吃饭啦。”课堂上学生说道。“下课吧”先生说道。课堂上的学生一窝蜂似地走光了,先生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柳树,又快到一年寻柳芽伴浊酒的季节了,书生已变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