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的大咖们应该充分能够理解“韭菜”的实际寓意,用李笑来的话说: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交易,本来是人类社会中最本质、最普遍的行为。延伸到投资交易之外,我能理解的是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交易,工作赚取薪酬,用钱换来衣食住行。如果可以,都希望做更大的交易,取得最大的利益。
在投资领域,交易的越多,越有可能被当作韭菜任人宰割。但是,还有钱的话,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在场外拼命赚钱。
优秀的交易者,都是学习和研究的高手。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有这样一个误区,大家都以为我们在交易中赚到的钱就是是别人赔掉的钱,自己赔的钱就一定是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我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如果赔钱最正确的解释就是: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时机不对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且唯一解释。
思考不一致,才会有交易产生。
在股市中,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才会产生交易。如果都觉得卖的对,那就没有买家了。确实好烧脑的概念,有时候就因为一念之差,就有一批韭菜失败退场。
成功的交易者肯定是极少数,他们不为表象所动,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因为在投资交易的游戏中,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提高自己的实力,就要有一定的定力和自律,给自己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和场外持续赚钱的能力。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而很多人认为不冒险就不可能成功赚到很多钱,所以冒险的最终会成为“韭菜”。
“韭菜”的进步就是确定了自己的“止损线”和“止盈线”。人性的考量也在于此,不要太贪心。我们考虑的是风险,尤其是价格波动剧烈的交易市场的风险,要知道,“做更坏的打算” 永远比“盲目乐观” 更靠谱。
打个比方,“担心“将来生大病或者意外,做份保险保障。比得过且过的认为自己健康无风险,更靠谱一些。万一遇到后悔当初的小钱换大钱的风险转嫁。
关注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就像关注大数据的意外概率一样,引起重视。而还有一个关键在于降低交易频次,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所有的利润和本金。
在交易市场里: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抛硬币。
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涨到10倍之前就让它不存在吧。
我要是在十年前买房就好了,
我要是在最低价买最高价卖就好了
事实是:任何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成交量都很少。那只不过是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当然不属于不冲动的你。抛掉幻觉,正常思考和生活吧。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所以没有百分百的坏人。
如果做坏了一件事会有两个选择:
承认错误,努力改正
不承认错误,把错误继续“合理化”
原则上说:痛苦+反思=进步
学东西都是为了用得上,也有一些“现学现用”的有效技能,投资交易进场之后,看上一年再动手买,很多人做不到这些,那就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这是一种放弃自己智商的智慧,反人性的活动。
在交易市场上,涨的猛的会涨的更猛;跌的狠的会跌的更狠。
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要选那个涨的最猛的。
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要选那个跌的最少的。
降低交易频率,把时间花在努力认真的生活上面。“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然后自己做决定。
自己做决定,最终就是形单影只,享受生命中的某个领域中的孤独,独处也是促进生产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善待自己的“孤独”,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因为最终的收益和自己的孤独程度成正比,高度一致。
生活之外有工作和学习,这才是持续的场外赚钱的能力源泉,在任何时候,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生活,都不可以“ALL IN”。因为有风险!成功的交易者都知道,自己最需要的,除了现金之外,就是自身的成长。
生活工作之外,还要有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多钱,更多荣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自己的大脑继续成长。
投资都在看趋势,上升趋势或者下降趋势,而往往忽略了经济周期。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之后真实展现的。一个上升和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关注周期,或者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有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就像人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心情也有高兴和低谷的时候,拉长时间来看,所谓的波动也就没那么大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遵守,控制自己是最难的事。
图
最简单的问题需要最艰难的思考才能找到更准确的更实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