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合伙人》,远不如最开始定的名字《护垫侠》来得直接明了。
上次看到这个男主演的时候,他在为解决女性的如厕问题奋力抗争,这次又见到他,还是在为女性争取权益,不过这次不修厕所了,这次是绞尽脑汁造护垫。
故事比《厕所英雄》的节奏更快,作为电影的可看性更高。
他不愿看到妻子每个月都有五天只能呆在阳台上,不能进屋,不能出门,哪也去不了,在那五天里,甚至当他靠近妻子都会受到母亲的阻止。
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可当他想尽办法去为妻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得不到一点支持,甚至连理解都没有,妻子认为他一心造护垫的行为令她蒙羞,到最后,妻子再也受不了非议,离开了他。
最惨的时候,众叛亲离,无家可归,孤身在外,还背了一身债。但是,糟糕透顶的时刻,往往离触底反弹不远了。
或者说,当他发了一个上帝视角的宏愿以后,再加上他所献祭的一切——他的时间,他的精力,他全部的生活,他的所有智慧——之后,就连上帝也会帮他的了。
他遇到了改变人生的关键人物,作为自制护垫第一个使用者出现的未来合伙人。嗯,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其实《印度合伙人》这个名字起的也不赖。
如果叫《护垫侠》,突出的只是男主一个人。而如果叫《印度合伙人》,突出的则是两个人的共同贡献。这样看来,还是后者更合适。毕竟,那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现代女性,才是带领他从荒野走向更高舞台的关键人物。
联合国的演讲,那一段精彩极了,讲得好,舞台效果好,立意也高。当他讲完的时候,我忍不住拍手鼓起掌来,拍出的轻响把自己吓了一跳,才反应过来是在看电影,不是现实。
他最终回到了来处。曾带着极不光彩的名声离开,又带着无上的荣光重回故乡。他最终选择了原配妻子,即使她依旧愚昧。那个聪慧美丽的领路人,留存在记忆中成了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令人唏嘘的结果,却是很容易被理解的选择。
他毕竟是个小男人,在村子里生活,没读多少书,愿望也只是想对妻子好一点。这种纯朴的愿望让他坚守住了的初心,不为名利,放弃卖掉专利成为富翁的机会,只为造福更多女性。但也正是这种纯朴的初心,成为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这才有了日后的贵人相助,一飞冲天。
这又是一部社会意义远胜于故事本身的电影。在电影中,作为看客,能清楚地看到女性自己对自己的束缚,而电影中的人物自身却是看不到的。缺乏教育,被习俗绑架,女性意识的觉醒绝非一夕之功。就算最后妻子接受了男主,那也是跟着社会舆论的导向而接受的,并非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男主的伟大之处。
挺为男主和那个合伙人惋惜,但是没办法,这也是男主自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