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的老师还有一位教数学的,这位老师很特殊,和我同村。这样的背景在遇到某些情况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尴尬。
比如小时候我就常常担心,如果在他的课上表现不好,会不会传到父母的耳朵里?
比如我哪天上学迟到了,会不会被告发到父母那里呢?
他玩笑的时候,可以和一群小孩子嘻嘻哈哈;认真起来的时候从眼神到整张脸都透出一种严厉,似乎在告诉我们:我这里没有特殊,犯错一视同仁。
所以,当他笑呵呵的时候,我们都喜欢他,当他板起脸的时候,我们都怕他。
某个清晨,他要求我们背完九九乘法口诀才可以回家吃饭。
我们那时候是早晨来学校晨读,晨读结束回家吃饭,吃完饭又来上上午的课,上午的课结束,回家吃午饭,然后是下午的课。
一天来回跑三次,学校到家大约三里路,一天下来就跑了18里路。
如果早晨要背诵的任务没有完成,那就不能回家吃早饭,这就是“留学”。如果中午课堂表现不行,中午也可能被“留学”。大部分的留学都是早晨发生,难道老师们觉得早饭不是很重要?
可能是太关心自己表现,所以那天早上背书心不在焉。越是背不下来,越是着急;越是着急,就越容易走神。
我内心祈祷,希望有奇迹出现,比如老师临时放松要求,允许没背完的先回家吃饭。
如果我被留学,那么只能请同村的帮忙带饭了。村里家长孩子之间流行“带饭”一说。
哪家的孩子被留学了,不能回家吃早饭,就由同学帮忙带饭。
带饭的同学吵吵嚷嚷的,很快全村皆知。大家都知道了,哦,这是一个学习不用心的孩子。
孩子们也是有自尊心的,“被带饭”的同学会感到羞耻。更何况这位留学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同村的,还不得闹得满村皆知?
老天爷可能没有听到我的祷告,奇迹没有发生,背书任务没有完成,我被“留学”了。
我想象着邻居家的孩子会跟我的家人说我被“留学”了,那是怎样一种场景,想着想着就觉得羞耻。
背书背得并不专心,可是我还是想试试,于是大着胆子站起来要求背书。
背书站起来,闭上眼睛就可以了。前面的黑板上就写着九九乘法表。
老师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教鞭,悠闲的踱着步。
背着背着,前面背得很好,背到“8x”的时候“卡壳”了。
我很着急,试图循着记忆冲过这道“坎儿”,可是越着急越是背不出来。
一着急,眼睛“不小心”睁开了,看到了黑板上的九九乘法表。我着急的望向老师,老师没有板起脸,微微笑的看着我。
“眼睛睁开了哦”。
我赶紧闭上眼睛,一口气把剩下的背完。
老师并没有追究背书中间睁开了眼睛的事,放我回家了。
我忐忑不安的在路上走着。大家都已经回家了,远远望去路很长,一个人都没有。
我不知道我的邻居有没有对我的家长说出“留学”的事情,我得尽快赶回去,装作路上多玩了会,没有按时回家的样子。
才走了一段,后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回头一看,那不是被“留学”的同学们吗?
回到学校打听了下,原来我走后不久,老师放过留学的同学,允许大家回家吃饭。
这位老师可能是所有小学老师中最宽容的,他“留学”部分同学,给同学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可能担心小孩子不吃饭,影响身体,还是放过了这些没有背出书的同学。
往后遇到的老师就没有这么宽容了,背不出书“留学”,“留学”的就不能回家吃饭。而且“留学”人员还要接受体罚,比如跪着背书。
留学于老师看来可能是件小事:反正有饭吃,不会饿着,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被“留学”,从此贴上了“不用心”“不会读书”的标签,被影响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