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3 星期三 雨
【01】
发现古典老师的书对于自己具有开导作用。
仍然会有想不清楚,迷茫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感觉时间也很漫长。
看的古典老师的第一本书就是《拆掉思维的墙》,后来因为参加一次打卡活动而获得的一个小礼包里看了《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里面的文字句句戳心。
最近在看《你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能》,本以为书的内容和成功励志学差不多,看到书名的时候,所以一直就没看,但是名字虽普通,内容却是那样的有感触。
古典老师的作品是句句戳心,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的。
【02】
昨天晚上,没有失眠,却感觉像失眠。会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干嘛,也不想干嘛。
明明感觉很困,可是闭着眼睛却睡不着觉,就想那样躺着,一动也不动。
躺着思绪在脑海里横冲直撞,为了摆脱懒散的状态。其实这样的状态是浑身不自在的,想的越多最后的结果,要么就是睡觉,要么就是选择手机和电视,然后直到深夜。
不清楚到底想了些什么,最后决定看会书,看看复习的视频,至少会有点意义,虽然觉得没收获。
或许是被“有用”的思想影响的太深,一直追求所有的事情都有用,可是实际上只是被一堆的琐事缠身。
不是做了就有用的,不是做的多就有用的,也不是只有有感觉的时候才会有用的,生活里会有很多无用的事,你应该放下。
也或许是很容易给懒惰找借口。有点小成就就觉得该休息一下,稍微做的有感觉,也觉得应该休息一下,于是拿起手机,打开电视,最后,只是以“悲剧”结尾。
【03】
纠结于分享稿的事,真的重要吗?为什么要做?
总是重复着类似的事,只不过这次是以分享逐字稿的事。
想着完成一本书就写一篇分享,想着想着就想做好,可是想着想着想法万千却迟迟下不了笔,不知道如何开笔,于是开始了拖延和纠结。
拖延过后却早已经慢慢开始改变做这件事当初的目的,是为了做分享,觉得很有用。那为什么而做?是为了炫耀?还是为了自我提升?
每个时间段都是有每个时间段该做的事的,因为没有立即结束,就会与当下的时间相冲突,而冲突的抉择方式不是纠结和犹豫,而是重要性。
躺在床上想,为什么想要分享?我分享的是干货还是道理,有实践的可能吗?其实分享的道理似乎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像没有分享的必要了。
就像自己现在看干货和道理一样,道理人人都懂,或许自己要说的,其实都是大家知道的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道理。你以为的,并不一定对别人有用。
【04】
写东西也是一个表达的过程,表达却也并不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偶尔在看文章的时候会和自己的文章对比,虽然对比的内容是模糊,不知道拿什么判断的,却发现有点自言自语的感觉。
书上说,写东西的过程,必须要有读者这一环节,而考虑读者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的去想。
换位思考,如果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自己的文章,会吸引你吗?
无戒365极限日更挑战营 第1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