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以前,我和当时的领导发生了一些小的矛盾,虽然事情也不严重,但是对方的回应方式让我很不舒服。
直到现在,即便在我心里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是我对这个人的不舒服情绪还留存至今。
他在我印象中是一个很严厉、严肃的人,而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性格特质。
像是为了找到更多盟友来赞同自己的观点似的,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我会有意无意的捕捉别人对他的相关评价:
比如,一个准备考来我们学校的老师在应聘时,刚好是这位领导在管理现场,她说自己在排队时被这个领导吼了一下,感觉他好凶,就没有来我们学校;
比如,一个朋友去年在这个领导手下做班主任,她说每次看到这个领导就想绕道走,感觉被他找了就没什么好事;
再比如,之前有几个语文科组的老师想调整一下关于早读的安排,就一起去找他,结果他说:你们这么多人是想威胁我吗?
每次听到这些话时,我仿佛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看,我没说错吧,大家也都觉得他是一个凶巴巴的、令人讨厌的人。
所以我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感觉像是有一小片乌云飘了过来,我会感到有些压抑,也暂时没办法平常心的看待这个人。
刚好最近我在学习教练,于是我就带着这个议题和其他教练一起聊了一下,此处非常感谢loyo教练,她帮助我深入探索内心,并找到了看待这件事的不同视角。
我记得很清楚,在教练过程中,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么一个阳光开朗的人,怎么就放不下对他的讨厌情绪呢?
loyo教练从我这句话中精准的感知到:其实我不允许自己不喜欢别人,于是她问了一个非常有力的问题:不喜欢一个人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我从来都没有思考过,但我知道这个问题很关键,认真想了一两分钟之后,我回答说:不喜欢一个人意味着自己还不够好,不够强大,不够包容。
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应该能接纳不同的性格特征,应该能放下对他人的成见。
这个问题也让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存在一个“不允许自己不喜欢他人”的价值观。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我逐渐看到了自己的双层情绪:
第一层情绪是当我看到这个人时,会本能的不舒服;
第二层情绪是,我会和这种“不舒服”做对抗,因为我认为不喜欢别人是不对的,我认为这种本能反应是不好的,所以我会在心里苛责自己:我这么阳光的人怎么能不喜欢别人呢?但是这样只会让我更加消耗。
在教练对话接近尾声时,我终于可以坦然的承认:当下的我就是不喜欢他。
我开始允许自己对这个人产生负面情绪,我开始接受自己的真实反应。
我不再和这些本能反应做对抗,取而代之的是试着察觉当下的心情。
甚至我能用游戏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我可以把这个人当作检验自己进步程度的一个资源,假如有一天我真的能包容他的严肃严厉的性格时,说明我真的变得更加强大了。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教练对话中的重大收获,再次感谢loyo教练,我也会不断精进教练技术,期待将来能为更多人带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