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欢送座谈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周祖翼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援藏干部人才寄予厚望,为援藏工作指明方向。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当做高原上的格桑花,深扎进雪域的冻土与牧民的心田,用藏汉双语绽放出“扎西德勒”的芬芳,将无私的奉献、奋斗的身影化作高原上永不凋零的花海,让每一瓣都镌刻着“闽藏一家亲”的誓言,每一朵都书写着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雪域问诊解民忧,架起民生“连心桥”。自1994年对口支援大幕拉开,福建省先后选派了10批653名援藏干部跨过万水千山、赴藏支援,将实干为民的诗行写在雪域高原上。在30载山海接力中,医疗、教育、就业,这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始终牵动着援藏干部人才的心。从冬日取暖难到孩子上学远,从就医路途险到农产品销路窄,这些看似琐碎的“民生清单”,因援藏干部的到来正被一桩桩转化为散发幸福味道的“暖心账单”。如今,新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即将“万里赴戎机”,开启为期3年的援藏旅程,更应以闽江水的韧劲推进民生工程,用鼓浪屿的温情优化公共服务,让服务有形有感有效,让幸福触手可及,写山海新篇。
产业筑基富万家,铺就昌都“致富路”。产业是地区发展的“火车头”,是群众致富的“金钥匙”。多年来,福建援藏干部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西藏昌都这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昌都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那现代化的农牧业园区里,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那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街小巷;那高耸入云的清洁能源电站,源源不断地将大自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些都为昌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何让西藏发展“更上一层楼”,新一批援藏干部需在用脚步丈量宝藏沃土、用心感受群众需求中不断寻找新的答案,做到让一条条由产业串联起来的“致富路”在昌都大地铺就延伸。
文化润心织锦绣,共绘民族“同心圆”。从闽江之畔到雪山之巅,福建援藏干部以文化润心、以真情聚力、以创新破局,跨越三千公里山海阻隔,在藏东大地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壮丽史诗。他们以文化为桥,设立“闽藏文化驿站”,举办“非遗双周展”,让闽藏文化在碰撞中交融;以真情为笔,推行“结对子·认亲戚”工程,实现327户闽藏家庭的血脉缔结;以创新为墨,推动“闽藏产业协作园”落地,搭建“闽藏数字文化共同体”平台,共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对新一批援藏干部而言,要做的不仅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更是文化交融的织梦人,以实干苦干加巧干让两地人民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印、文化与文化相拥,让“闽藏一家亲”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