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人民淳朴。

人民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

认识者两种差别,就是治国的法则。常守住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好远啊!和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

我的理解

本章的立意容易被误解,以为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其实老子所说的“愚蠢”,乃是真朴的意思。他不仅期望人民真朴,他更要求统治者以真朴自砺。所以二十章有“我愚人之心也哉”的话,这说明真朴(“愚”)是理想治者的高度人格修养之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