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凛冽彤云生远浦,长空碎玉珊珊,梨花满目泛波澜。水深鳌背冷,方丈老僧寒。
渡口行人嗟此境,金山变作银山。琼楼玉殿水晶盘,王维饶善画,下笔也应难。
白话文:
冷冽的红云在远处江浦上翻涌,漫天的雪花像碎玉般洒落。放眼望去,洁白的梨花铺满视线,仿佛波澜起伏的银色大浪。江水深处,神鳌的背脊显得幽冷;海上方丈仙山,的老僧也倍感凄寒。
渡口的行人不禁为此景惊叹,昔日的金山顷刻间化作银山。那琼楼玉殿、水晶盘盏般的景致,让擅长绘画的王维也难以落笔,只能惊叹连连。
解析:
开篇三句,由远及近描绘彤云密布、碎玉般的雪花纷飞,目之所及“梨花”“波澜”交错,呈现宏阔而晶莹的冬雪图。“水深鳌背冷,方丈老僧寒”以神话意象衬托天地肃杀,也暗示僧人清寒自守的精神境界。
渡口行人面对“金山变作银山”的奇观只能嗟叹,写出人在自然巨变前的渺小与惊叹;“琼楼玉殿水晶盘”进一步以富丽堂皇的想象,写出雪后世界的童话色彩,随即自嘲“王维饶善画,下笔也应难”——连盛唐画圣也难描此景,凸显词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
全词无直接抒情语,而情感寄寓于层层景物之中,由冷峻远浦到琼楼玉殿,既写雪景之壮丽,也写人心之旷达。“碎玉”“梨花”“银山”“琼楼玉殿”等华美意象将雪写成梦幻宫殿,体现浪漫主义色彩。鳌背、方丈、王维等典故与口语并置,使词作既有宗教空灵,也带民间诙谐。
一首《临江仙·雪》以奇崛瑰丽之笔写冬雪之景,又在景中融入济公式的禅机:世事如雪,瞬息万变,惟有超然洒脱,方能于“金山银山”之间自得其乐。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洞见交织,使其作品在清冷意境中透出温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