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居正这个人,我们对于他的评价总是飘忽不定的。但他和李东阳徐阶其实是一类人,说不上是好人,因为他狂妄自大、贪污、与万历的母亲李皇后暧昧不清;但他也绝对不是一个坏人,因为他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造福了百姓,重现了明朝开年时的盛况!如果非要给他一个评价的话,我只能称呼他为——普通人。
是的,他在我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罢了。在我心里,还有个可以称得上是正常人的人,他的名字叫管仲。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不一样,管仲显得更有血有肉,更像我们所认识的“人”。
一翻开史书或经典,我们会发现书中对于某个人的评价大多都是只有好的一面或只有坏的一面,非此即彼,而写出一个人又好又不好的少之又少。但只要是人,活在这世界上就不可能不会犯错,就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一辈子不犯错的话那就不是人了,那叫神!所以只要是人,那么那个人就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点缺点。
而张居正,就是一个运气好、有野心的一位普通人。
张居正,原名张白圭,因其祖父做梦,梦见一只白龟从水中浮起,加上他的父亲张文明也非常喜欢龟,所以给儿子取名为张白圭(龟)。话说每个名人的父亲都必须要会做梦才行,不然连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取。
张白圭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一般来说,富贵人家的孩子要送去学校读书,读四书五经,二十岁的时候才去参加考试。可张白圭倒好,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把张文明叫了过来,说:“你这孩子我教不了了。”
张文明一听,那怎么行,自己读书不怎么样,一辈子才考上个秀才,他的希望全倾注在他的儿子身上了,拉着老师的手急切的询问了半天。老师说:“你让这孩子去参加考试吧。”
于是,年仅十三岁的张白圭就去参加乡试。本来这就不是多大的事,可张白圭的年龄可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顾璘得知此事,赶忙把张白圭叫到自己身边来。
要知道,像张白圭这种十几岁就聪明到这份上的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几个,若要仔细寻找的话还是可以找得到的,就在几十年前,一位和张白圭年龄相仿的人来参加考试,他的名字叫杨延和。
像这样的小祖宗可怠慢不得!
他把张白圭叫到自己身边来,对他说白圭这名儿不好,以后你就叫居正吧。并把他的腰带送给了张居正,说,你以后是要戴玉带的,我把我的腰带给你,将就穿着好了。
说一句,古人可是很讲究秩序、礼仪的,比如你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坐车的时候必须两匹马拉,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戴腰带的规矩也是这样的,而玉带正是一品官才能戴得了的。
张居正走后,顾璘转身就变了脸,跟考官强调一定不要让张居正通过考试,必须要让他落榜。但他的用意却是好的,因为张居正现在年龄尚小,要是不经历一点挫折的话,就会养成傲慢的坏习惯。
于是,张居正的第一次考试就这样落第了。不过没关系,反正可以重新再来一次!
三年之后,张居正成功通过考试成为了一个举人。但是,让顾璘万万没想到的是,张居正还是活成了自己最不愿意看见的模样。
如果我是张居正的话,我就会先玩几年,反正自己现在这么年轻,不差这几年,先玩一会儿再继续考功名也不迟。张居正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他的天赋异禀,遭当地的藩王给嫉妒上了。正好张居正的爷爷在这藩王手下做事,于是某一天把他的爷爷叫到自己房间谈话。出来过后没过几天就死了。
只要是有智商的人都知道是谁做的,但这位藩王打死就是不承认,他用他的行为警告了张居正:就算你再聪明又怎样,你的性命还不是掌握在我手上。
此后,张居正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努力考取功名,因为他意识到:没有权利,你连自己的姓名都保不住,就像他的爷爷一样。
于是,这位天才一路高歌猛进,不负众望的进入了翰林院。最重要的原因是被徐阶看上,想还把他作为自己手下的一枚棋子使用。
当时内阁中夏言和严嵩斗的正欢,但此时的张居正只能在一旁观望,因为他目前还没有那个实力去拯救这个局面。之后夏言被杀,严嵩成功当上内阁首辅。
而后徐阶就开始了漫长的忍耐之路,因为他必须要装出一副与严嵩关系很好的模样,为严嵩鞍前马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口诛笔伐,其中就包括张居正。
但骂归骂,骂完了生活还是要继续过着走的。可张居正可不是一般人,看不惯咱就走。借病假的名义到处游山玩水。
在这几年中,张居正到处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但在这过程中,他看见了太多的不公平,就像杜甫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一样,他看见了许多因为一纸命令而被逼得妻离子散的人,看见了许多因为官员的贪得无厌而上街乞讨的人,看见了许多因为田地被人强占而失业四处游荡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选择了重回翰林院。
这才是他选择重新从政的理由,因此,他不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光大穷苦百姓。他改革也确实是为了这部分人着想,但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他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百姓的利益去约束官员只会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当然,这是后话了。
由于有徐阶作为后台,张居正才能这么轻松的回到这个岗位上,不然的话就只有重新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
当然,不同于刚入翰林院时的张居正,他的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苦困人民,他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冲动,他从徐阶身上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忍!
几年后,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可能就是这时,李皇后认识了张居正,加上张居正长的又帅,于是这位李皇后便一见倾心。
张居正和高拱原本是一个阵营的,但后来张居正却把高拱首辅的位置给抢了过来。
嘉靖死的时候,徐阶把张居正叫过来一起写皇帝的遗诏。按理说皇帝的遗诏应该由内阁的人共同商量,共同写,可这事儿徐阶一个人就把它揽了下来,还带上了张居正。
高拱与其他内阁人士知道了气不打一出来,特别是高拱,经过此事之后便彻底认为张居正和徐阶是一伙的。
后来高拱听到消息,张居正接受徐阶三万两白银贿赂以救他的三个儿子,于是便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这两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最可气的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机会终于到了,因为隆庆皇帝死了。
隆庆死了就死了,但他不像朱厚照一样没有儿子,相反他有儿子,还不止一两个。但当时隆庆死的时候皇太子只有十岁。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干什么?于是说:“十岁太子,如何做天子。”
张居正听了,大喜过望,把这句话改为“十岁天子,如何做人主”,交给万历。虽说这两句话只有几个字的差异,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可就完全不一样。
所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改几个字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全变了。
于是在几天后的早朝上,“召内阁、五府、六部众至”,高拱很开心,以为皇上是要表彰自己的功绩,亲自去找人一起上朝。但内阁的那几个老狐狸都知道会有大事发生,都说自己今天有病在身,但张居正却说自己发烧了。
但发烧归发烧,只要不是太严重也耽误不了什么事,被高拱硬拉着走了。高拱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张居正可是心知肚明,走到半路的时候假借肚子痛之名让高拱一个人先去。
于是高拱一个人便兴致匆匆的去了,但走到皇帝面前满心欢喜的高拱却傻眼了。
到会极门,太监王榛捧旨宣读:“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据说高拱听后便“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后来居上的张居正把他扶了起来,估计这时候高拱还不明白这一切的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身边这个人。由于皇帝有旨,高拱便一刻不留的离开了京城。
斗倒高拱后,内阁首辅的位置自然而然的到了张居正的手上。但正像高拱所说的,十岁的孩子又如何管事呢?
这时候,张居正站了出来,他本是万历的老师,万历对他言听计从。万历上早朝的时候,看见自己身边的张居正,甚至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张老师应该坐着自己站着才对。再加上张居正与李皇后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一时之间取代了万历的地位,成为了当时权利最大的一个人。
在万历一至十年的时候,张居正做出了许多功绩,顺便改了个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来看一看,我就不多说了,估计我写了也没人愿意看。
总而言之,在明朝人民在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英明领导之下走向了小康之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度总体升高,虽还有点小问题,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会得到解决。
但同时,做出一番成就的张居正也是一个贪污的人,据说他乘坐的轿子足足有五十平方米,里面还有阳台,甚至连厕所都有,就像我们现在一套一居室一样。每次出行的时候张居正都要乘坐这个轿子,并且至少需要三十二个随从来抬。
但他却不允许皇帝做这种事情,有时候要打小报告打到李皇后那儿去。只要李皇后知道了,那可不得了,用严厉的口吻训斥万历,并且每次都要让他跪下,并且一跪就是半天。
再过几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死了,这对于张居正不是一个好消息。一般来说,朝廷官员的父母死之后都要回家守孝几年的,看着很合情,但是却不合理,尤其是对于地位蒸蒸日上的官员来说,一回去三年回来了谁还认得自己?
死了父母本就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还要让我辞官?不可能!
于是张居正想出了一个办法:夺情。
大体来说就是张居正辞官回家守孝,但万历和李皇后却不愿意,你走了我们这对孤儿寡母该怎么办?所以,就这样一来二去,张居正“极不情愿”的留了下来。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了下去。随着万历慢慢长大,一转眼到了万历十年,此时的朱翊钧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愿意听从张居正的教导,慢慢地便开始反抗张居正。
张居正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年纪也大了,便上书请求致仕,自己混了这么多年也足够了,明白了官场上的人情冷暖,看着夏言、严嵩、徐阶等人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为官几十年,我也乏了。我老了,折腾不动了,后来的世界就交给比我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吧。
万历看见了也批准了。如果张居正就这样回家也挺好的,可李皇后得到消息之后死活不同意,拽着张居正不让他走,转头对万历说:“再让张先生辅佐你几年。”
于是,张居正过劳而死,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不知是谁对万历说了张居正的轿子这件事,反正朱翊钧知道了气不打一处来,好个张先生,平日教我节俭不能要排场,自己却做成这样。于是在万般愤怒之下下了一个命令——抄他全家。
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这话真是不错。朝廷之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参与了这次抄家行动中来,要是找到了钱财还好说,找不到的话就把他的家人囚禁起来,直到想起了钱藏在哪儿为止。最后,实在是被逼得没招了,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留下绝命书便自杀了。
万历知道了,也认为这件事玩的有点过火,于是便收回了这个命令,终结了这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