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过的书会融到一个人的气质里,那么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也会印在一个人的心田罢,当你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时,你会发现,不同人的眼睛记录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又编织成不同的人生,眼为心窗,置在井底便是死水,览过千山自成深潭,这也许就是远行的意义。
此行目的地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天到的内蒙,无缘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但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壮观。春天已来,冬天未去,远处的山丘上还能看到一片片白色的雪迹,草还是黄的,当我们的车行驶在内蒙大草原上时,静静的望着广阔无边的远方,忍不住浮想联翩,从车窗向远处望去,仿佛目力所及就是天的尽头,年少时学《山海经》选篇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多年来内心一直纠结于夸父逐日的原因,嘲笑他的人说他自不量力,赞赏他的人说他自强不息,如今擅自猜测,夸父可能居住在平原地带,他追逐太阳,除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持外,可能他自己觉得这件事情是可行的,太阳就在天与平原交界的远方,只要到达了视野中的远方就能直上苍穹追上太阳,可是,刚刚到达远方,却发现下一个远方还在前面,就这样不停的奔跑,终于筋疲力竭,道渴而死。草原,很可能就在这位上古先人的英雄事迹中扮演了见证者的角色。
“可能遇见狐狸”
草原很安静,除了北风呼啸的声音,就是我们汽车行驶的声音,曲曲折折的国道上,一路走来,只有我们一个车子,如果远远的望见一辆车或者一个人,我们竟会觉得很亲切。司机师傅是当地人,朴实而热情,几次下车向老乡问路,有了负责的司机师傅和热情的老乡,我和朋友们便只顾尽情的观赏大草原的风光。在我们同行的伙伴中,L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内蒙了,一路上向我们讲述他之前来内蒙的“英雄事迹”,有一次L来内蒙正好赶上风季,风大的能把人刮走,幸好L重心稳,大风的魔爪也推他不动,我们笑言,以后还是不要嚷嚷减肥了。当L说起在草原上能碰到野性又可爱的小狐狸时,我立马擦亮眼睛,盯着路过的每一片草地,生怕错过了与草原狐狸的邂逅,在内蒙呆了有四五天,走过的行程也有上千公里,我一直没有忘记可能会遇见狐狸这件事,但是,直至离开内蒙我们都没有碰见狐狸的身影,L郑重其事的说,哈哈要看缘分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总要去了一个地方,才能有意识的去看、去找跟这个地方有关的东西,譬如美景、美食、美文。拿美景来说,草原最美的景色当属夜晚的星空,遗憾的是,初春的内蒙还很冷,我这么怕冷的人没有勇气跑到外面去等万星闪耀的壮观,这么美的星空我们是从同伴以前的照片中见到的,所以说,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没有勇气的人确实是把美景辜负了。
羊排吃法有讲究
苏尼替右旗在过去同是北方游牧民族驰骋的草原之一,从秦汉到后汉到晋到隋唐到辽到金再到元朝建行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草原既盛产肥美的牛羊,丰沃的水草,也滋养出勇猛的力士,还有那道口耳相传的涮羊肉,而说到涮羊肉,传说与成吉思汗有关,成吉思汗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与某部族征战,将士们正在准备煮手扒肉的时候,忽然报敌军来犯,此时煮肉已经来不及,而士兵们还饿着肚子,铁木真即刻叫伙头军把羊肉切成薄片,放进沸腾的锅中,肉色一变即可食用,士兵们得以以最快的速度饱餐一顿,士气大振,打败了敌军。铁木真为了纪念这次草原战争的胜利,经常吃这道菜,并命名为涮羊肉。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羊排的吃法。羊排的肉紧紧粘在骨头上,非常结实,如果拿过羊排就乱下口去咬肉,肉很难咬下来,同桌的人告诉我们,羊排的一端有一小节白色的脆骨,用嘴咬住脆骨的那一端向下撕扯,羊肉就顺势下来了,咬不下来的还可以用小刀来切。
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感觉整个人更接近生命的本体,路途虽然奔波,但内心是愉悦的。回到北京,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忙于生计,在一天又一天的重复中产生顿感,一地鸡毛或者风生水起,都需要有一个支撑,身心疲惫时,就会想到去过的那片草原,在我看来,离离原上草,草是最有生命力的元素,草原是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不知不觉时,那片草原可能化作内心深处一股力量的洪泉。
最后,送上海子的一首诗: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