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的力量』
有一个研究实例:研究者给了100位学生每人一个装满好时巧克力的透明盒子,让他们与这些盒子共处48小时。他们面对的挑战是——不要偷吃巧克力。(为了确保没人作弊,实验组织者给每个巧克力都做了标记。所以,如果有人偷偷把巧克力掉包,他也会被揪出来。)
这些学生并不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受实验的,他们预先接受过“如何应对诱惑”的指导。一些学生被告知当他们想吃巧克力时,应该转移注意力,与这些想法作斗争。比如,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在想“这些巧克力看起来好好吃啊,我只吃一个”,那么他们就应该想“人家不允许你吃这些巧克力,你不需要他们”。换一句话来说,这些学生被要求去做的,恰恰是大部分人在控制自己的嘴馋时做的事儿。
实验组织者向他们解释了“反弹”理论,那他们不要强制自己忘掉吃巧克力的想法。相反,当他们发现自己想吃巧克力的时候,其实是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同时也要记住,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不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48小时的意志力实验中,那些放弃控制思维的学生对巧克力欲望反而比较少。有趣的是那些从“接受策略”中受益最大的学生,恰恰是平常很少严格控制饮食的人。那些与想吃东西的念头斗争最强烈的学生,虽然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于这些念头相抗衡,但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但他们不再压抑自己的思维时,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巧克力失去了兴趣,对随身携带看得见吃不着的巧克力也不再有压力了。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采取“接受策略”的学生中,两天时间里,没有一个人偷吃诱人的巧克力。
『远离节食的减肥』
如果不戒掉高热量的食品,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减肥或者改善健康状况呢?
最新的研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当然我不是说那些神奇的药丸——那些号称可以帮你燃烧脂肪的药丸,实际上却会在你蒙头大睡时让你增重。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独特的研究。他们关注的是被试者应该吃些什么。他们没有列出哪些食物是不应该吃的,也不关注减少摄入的卡路里,而是说明适当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能使人快乐。这个项目要求被试者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健康状况,比如体育锻炼,而不是思考什么是不能做的,和哪些东西是不能吃的。
从本质上说,这个研究项目把“我不要”变成了“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
他们让被试者把追求健康当做任务,而不是把抑制食欲当做任务。
这个研究展示了,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是行得通的。2/3的被试者听从了研究人员的建议,他们的体重显著减少,并在接下来的16个月里保持减肥成果。(和你最近的节食结果比一比吧。我相信平均只需16天,你减掉的体重就会反弹。)他们还提到,在参与这项研究后被试者对食物的欲望降低了。
他们在压力,庆功宴等可能引发暴饮暴食的因素面前,也更能控制自己了。
重要的是那些对食物的态度最摇摆不定的女士,反而减肥效果最明显。
少一些「冰冷冷」的禁止,反而让她们更能控制食欲了。
意志力实验: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
即使是不打算减肥的人,也能从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的成功中得到启发。当你面对“我不要”巨大意志力挑战时,可以试着采取以下措施。
除了“我不要”,你还能做什么来满足同样的需求?许多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需求可能是减少压力、获得愉悦,也可能是寻求认同。
你可以关注这些需求,用有同样效果的,健康的新习惯来戒掉坏习惯。
有一位学生想戒咖啡,所以就用喝茶来代替喝咖啡。茶和咖啡有几乎相同的作用,能给你消息的机会,能提神,能端着到处跑,而且不用摄入那么多咖啡因。
如果没有了坏习惯,你还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情来代替坏习惯。
绝大多数的癖好和消遣,需要从生活的其他部分抽调大量时间和精力。
有时关注错失的机会,比试着戒掉坏习惯,更有激励作用。
还有一位学生是电视真人秀的发烧友。但当他为自己设定了“提高厨艺”目标时,他就成功的关掉了电视病,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琢磨厨艺上。(他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用厨艺节目代替真人秀,接着从沙发上移动到厨房里进行实践。)
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我不要”的挑战,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挑战吗?
有时,同样的行为会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位同学把“不要迟到”重新定义为“做第一个到的人”或者“提前五分钟到”。这或许听起来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发现自己变得更有动力了,也没那么容易迟到了。因为他把“按时到达”变成了一场他能获胜的比赛。
如果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你就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如果你想做这个实验,请先花上一周时间来关注你想做什么,而不是你不想做什么。
在这周的最后,想一想你在旧的“我不要”挑战和新的“我想要”挑战中分别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