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历能力之论从未停歇,然而35岁之后,离开学校工作了十几二十几年,到了40岁,或者再往后,再谈学历,几乎和谈爱情一样,似乎有点不合年纪。
原因不是学历重不重要,而是它不再像二十几岁时候那么重要。而且也不再能作为划分人群的一个因素。也就是学历带给人的差距,不那么大了。
有些人甚至学历成迷。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学历最终成为我们出入江湖的初始值——就像编程一样,它是被赋予的一个初始值。
且听我从头细说。今天因为一个聊天中提到学历这个东西,才让我在不惑之年产生了一个好奇,我日常最亲密的人,分别是什么学历呢?
于是我带着无分别的心,诚恳得向伙伴们打听。按说这么隐私的事情不太好问,好在我最为亲密的伙伴丝毫不隐瞒。
一圈问下来,结果是知道了。但结论却让我小小惊讶了一下:有些认知很高的家伙,学历不如我想象的高。而有些学历不错的人,却不差强人意。总之,最初学历与当下认知并非成正比。也就是说,走出学校之后的持续学习,早就拉平或者超过了最初学习。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给出一个很高手的比如:提升操作系统。
我这个结论并不新鲜,也不高明。甚至没什么启发性。
唯一一点就是让我切身感受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