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弘一法师):《送别》(民国1880-1942) 苏轼...

第一首《送别》李叔同作词,创作因由:好友许幻园破产,与李叔同辞别后,李叔同伴随琴声有感而作。

李叔同(右)和许幻园(左)

李叔同有四位至情好友:

天涯五友

他们五人被人们称为“天涯五友”,在那个年代,“天涯五友”俨然明星一般。

五人分别是:①许幻园【晚年皈依佛门,在寺中离世】、②袁希濂【李叔同送他《安士全书》,他视此书为珍宝,皈依佛门,心中以印光大师为师】、③张小楼【精通儒学和书画,晚年皈依佛门,自号尘定居士,最晚辞世】、④蔡小香【出身中医世家,名医专治妇科,最早逝世,给四友极大的打击】和⑤李叔同

印光大师:莲宗第十三祖,和虚云、弘一、太虚四人名列民国四大高僧。1861-1940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书),以此为警
人人皆可成圣贤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青年照片

①出身世家【父亲李世珍,父亲别名李善人,与李鸿章会试同年,同治四年(1865)进士】

②德才兼备【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等。38岁剃度为僧,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有很多著作如:《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佛学丛刊》、《护生画集》、《夕歌》、《三宝歌》】。

③他的知名弟子之一丰子恺的经典语录,我高中的时候读过,相信也有很多人看过,是这样说的: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还有他的一句语录我很喜欢,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④李叔同(弘一法师)1942年在福建泉州逝世:

含笑念佛安详离世(泉州)

第二首《水调歌头》苏轼作词

    对苏轼有较深的了解因缘是高一的时候,学校及老师会在周六日放百家讲坛,听了很多集。

①苏轼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其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苏轼最主要的亲人都信仰佛教,包括他的外祖父、父亲、母亲、三位妻子以及弟弟苏辙等。

②这首《水调歌头》创作因由:因为苏轼妻子去世,与弟弟阔别五载,仕途又浮浮沉沉,恰逢中秋佳节,内心有感而作下《水调歌头》。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很容易以为就是夫妻情侣的关系,后来查了查,才明确指的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作于苏轼去世前两个月,是其最后的诗作,也是苏轼一生的写照。

      了解到黄州当地因贫穷而溺婴,苏轼“闻之酸辛,为食不下”,积极奔走筹划,救活很多婴儿。在惠州,他积极为当地修建桥梁,引进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儋州,他劝耕种、推中医,兴教育。在《雪堂记》中,苏轼写道:“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他躲避的只是世人的机心,而不是要逃避世上的事情,即使困顿,也不忘有益于世。

儋州(海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第一夫人、第二夫人病故,只有最小的儿子苏过抛妻舍子陪着他,在儋州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在古时,这里被视为“蛮荒之地”,文化发展相对迟滞。苏轼来后,修建载酒堂讲学,传授儒家诗书礼义之道,更实现了海南科举史上的“开天辟地”,培养学生姜唐佐成为海南史上的第一位举人。

后人供奉苏轼牌位,中间为宋文忠公,右手边为苏过,左手边为姜唐佐,表达着海南人民对苏轼的尊重、感恩,及对文化教育的渴望、仰望。

苏轼一生坎坷,但是性格十分豁达,留下了许多豪放派诗词,无不彰显了其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生生不息的浩然之气,以及对苦难的超越精神。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二十日深夜,苏轼离琼北归,七月二十八日最终在江苏常州溘然长逝。

海口五公祠
苏轼像
苏过(苏轼三子)、姜唐佐

人生感悟:

人生无常,要得知自己的过患,更要推己及人,并安住于正知、正念、正见,把握当下,心怀感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希望自己健康平安快乐,也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最终于心有所归,看到生命的本初之美。

大美唐县街道

尧舜禹三帝大殿

庆都山顶唐尧石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6岁时李叔同的母亲去世,他离开妻子和孩子到日本留学,音乐、绘画、文字、戏剧,几乎所有表现才情的才华对他来说信手拈...
    李廿阅读 1,602评论 0 3
  • 李叔同自幼沉迷佛经,母亲王凤玲为了割断儿子这个癖好,就带他去梨园听戏,希望他能从戏里看到外面的世界。 谁知,他很快...
    名人书馆阅读 8,161评论 2 10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残阳如血,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中,他缓缓走来。 生逢乱世,人如浮萍般飘零,哪怕曾经花团...
    wsnyy1阅读 361评论 0 0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残阳如血,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中,他缓缓走来。 生逢乱世,人如浮萍般飘零,哪怕曾经花团...
    wsnyy1阅读 737评论 0 3
  • 佛教有云:放下我执,方得自在。 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 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
    念木东兮阅读 2,968评论 10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