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灵感很早就有了,然而现在才想明白它的定位。
按我的逻辑而言,潜意识与本能(精神分层论)共同影响与形成了人的反射(行为反馈机制),而长期固化的反射形成了人的判断模式(智力型与体力型),判断模式在外界的反映即是人格(个体人格建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人与人产生了联系(生活空间现象),并按照某种协议(检索、平均、博弈机制)来建立和筛选这些联系,最终构成了这个社会人的部分。
这篇文章的定位便是关于判断模式的,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看到两种性格特征:
一:温和,坚定,懒,冷漠,内敛,智慧等“冷色调”的性格特征。
二:开朗,任性,活泼,感情丰富,爱人等“暖色调”的性格特征。
这些特点不会泾渭分明的分开存在于两种人身上,它们是混合式的,不均匀的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我们是可以感觉出来某个人身上哪种性格特征多些的,我姑且叫他们“智力型”人与“体力型”人。
关于它们的形成,其实非常好理解,首先,人是具有理性判断与感性判断两套系统的生物,但是这两种判断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为了节省脑力和体力,绝大部分人会选择适应其中一套判断系统,于是人类就走向了两个方向(但不是相反的方向),即智力型与体力型。
智力型的人相信的是自己的逻辑(注意是自己的),他们的理性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他们就会倾向于那个方向(注意只是倾向于)。
体力型的人相信的是自己的心情,什么东西给我快感让我高兴,我就向着那个方向去,不高兴的打死不沾。
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差别了。同样一个东西或人,智力型的人是哪怕我不喜欢,我也不会过度排斥,但是我同样也不会过度喜欢。而体力型的人呢,我喜欢你就能整天和你腻在一起,不喜欢的话你死去我都不抬眼皮。
对人的交流上也有不一样的特点。比如有人劝告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智力型的人是筛言论,谁说的无所谓,我只要符合我逻辑的。而体力型的人是筛人,我管你说的是啥,你跟我关系好我就听你的。
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智力型与体力型不是背道而驰的,在当下的社会他们往往会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判断“学习”重要的智力型与觉得学习有趣的体力型,他们都爱学习,虽然学习的原因完全不同。反之,坏学生也是各有各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智力型的人同样也会有一小部分体力型的特征,体力型的人也会有一小部分智力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原则和底线上,一旦触碰了这条底线,他们做出来的决定往往跟平时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