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六
今日内容来自第一章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说明:在第一章里有6个故事,我们已经围绕前五个故事写了便签,今天是最后一个故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P33当你面对一帮人或某个群体讲话时,总会有一两个人要质疑你,使你看起来不可信,而且他们使用的方式通常都是隐蔽的。你最好的回应方式同样应该是隐蔽的。讲个类似“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故事,不仅可以打消听众的顾虑,还可避免正面冲突。当我知道我的听众中有人怀疑我的心理学培训,质疑我的意图,我会时不时讲讲这样的故事。而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它,是因为我预计你们当中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使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故事进行防御像在操纵和欺骗别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然重要。但是,就像锤子一样,你可以用来建房子,也可以用来拆房子。使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之类的故事,其结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你的用意为何,它可以让你赢得尊重,也可以让你颜面扫地。说到底,故事只是个工具,请确保你的目的良善。这类故事最大用途就是可以打消他人的担忧。在为即将开始的管理层会议暖场时,你可以跟与会者说你曾开过的一个会,“那个会就像在地狱,大家跟玩躲避球游戏一样,完全没有一点团队意识”。再详细地说说那些与会者的具体特征和个性。比如那个长得像拿破仑又老爱插话的男子;还有那位南方来的可爱女士,她外表迷人,却不能掩盖她的虚伪。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故事。你讲的故事会让人明白你也希望和他们一样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一旦他们听懂了就会放松下来,仔细听你讲。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演讲者,在讲话时是这样开头的:“我是个数据员,下面的一小时会是你们这辈子最难熬的经历,”接下来,他开始讲他上次带领的团队在进行数据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引人发笑的蠢事。我们非常喜欢他讲的故事。他知道我们担心什么,并且想出了解决办法──“接下来你们会觉得很无聊哦”──就这样用一个可笑的故事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A1,激活经验」写一个你听过的打消顾虑的故事,当时你的顾虑是什么,比如不相信对方,对某个产品有质疑。故事听完后,你的顾虑打消了吗?
我去听一个讲座,内容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讲课的老师是武汉大学的教授,不年轻了。以前没接触过这个老师,我暗想老师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跟得上时代的快速变化吗?95后喜欢听他的课吗?
开场很成功,老师讲课诙谐幽默,整个会场气氛轻松愉悦。然后他问到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功吗?下面答什么的人都有。他举了一个例子。
小刘在一家国企给老总做秘书,有一天车子开到加油站,加油的空隙老总烟瘾犯了,点起一根就抽了起来。加油站禁止抽烟,如果小刘阻止老总,有什么方法?学员们有的说带老总要远处散散步,老师说,万一这老总就想在这儿待着呢?还有人说直接告诉老总,这里抽烟有危险。老总恍然,噢噢,对对对,这里是加油站。然后老总回到家,再点根烟,想起这个事,嘛的,被你一个年轻人教训了,我多没有面子!
有一句话是用行为影响行为。小刘可以说老总我忘记带烟了,跟您借个火!接着他拿着烟走到禁止抽烟的指示牌下,老总一看指示牌,马上上前,你犯糊涂啊,这里怎么能抽烟。小刘一副被教训的模样,老总,还是您高明,我下次不会了。等老总回到家,想起这个事,他心里也明白小刘的行为是要提醒他,但是这样做给了老总面子,同时也达到了提醒的目的。
通过老师的授课风格和他讲的案例,我开始彻底拜服。为什么不是我所在学校的老师,想去蹭课都不容易。后来时间都不早了,一直都在下雨,但是会场内的学员没有人提前离场。
「A2,规划运用」挑选你经常要影响的群体,影响他人的内容,然后想一想他们可能有什么戒心&反对意见&质疑?为你自己准备一个“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故事。当你察觉人们对你有这样的戒心&反对意见&质疑时,你就讲这个故事。
做企业内训时,要面对的群体是企业的同事。他们可能会有对专业方面或者培训方面的质疑。
那次给教育公司管理层做面试方面培训时,除了讲到STAR面试法,还将PDP测评在现场做了一次岗位匹配讲解和演练。将岗位分成了四种类型:动机型岗位、兴趣型岗位、规则型岗位、稳定型岗位。然后现场确定公司所有岗位的类型,比如教务岗,教务的工作大多是跟家长沟通学生的状况、成绩,事务性工作非常多,同时鉴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要求教务必须要稳定地在公司服务。这样一分析,教务岗位匹配的类型人员是规则型+稳定型的人。有个难点是,公司的课程顾问不好招聘,要求教务要兼着负责销售。很多管理层问我,为什么这些教务都不想做销售?我回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教务岗的人本来就是稳定型的人居多,而销售是动机型岗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要么招聘只做销售的人员,要么教务岗招聘时优先录用动机型+稳定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