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歌喉(小小说)
文/刘艳珍
陈春高中毕业后,要考音乐学院,被妈妈制止了。气得她直跺脚。妈妈说:“你真不知天高地厚啊,像咱家的情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就算你真考上了,搁啥供你?”
“妈,那我不考了,进城去打工,等攒足学费再考吧。”
妈妈一听,立刻和颜悦色起来。当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可是,总得实际一些吧,就想着给女儿找个对象,让她嫁人。乡下姑娘不都是这样么。可陈春就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平淡的婚姻,她有自己的想法。妈妈给她张罗了一个对象,是个城里卖水产品的小贩,姓罗。可陈春心里想:“都什么年代了,年轻轻的不出去打拼,还老守天缘呢,不作为,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陈春独自进城打工了,是帮一家店主卖衣服,晚上帮着看库房,能有她容身之处,就比什么都强。渐渐的,她从店主上货、卖衣服中增长了见识。可是,她并不想长期干下去,心里还惦记着考音乐学院的事。早上,她锁上库房门,就到江边去练歌。歌声飘荡于江面上,四月的早晨,微风飘荡,有种凉丝丝的感觉。可是,陈春对未来怀着美好的向往,心里热乎乎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她才信步走回去。
谁想,店主在库房,铁青着脸。陈春赶忙问她,“孙姐呀,你这是怎么了?”
“招贼了,你还不知道,搬走了三箱子服装,你是怎么看库房的?”
陈春定睛一看,果不其然,库房那的货缺了一个角。陈春不知说什么好。她忽然想起,早上走出去时,看见了那个卖鱼的商贩,正挑着鱼担往库房去。她想:“难道是他偷了货么?不能吧,他一个卖鱼的,怎么也干不出这勾当吧?”
她耳旁听着老板娘的斥责,就走出去了,忽然看见那个卖鱼的商贩鬼鬼祟祟从库房里出来,走近了那辆黑色的面包车,一拉车门,“咚地”掉下一个沉重的纸壳箱子。他赶忙弯腰往车上搬。说时迟那时快,陈春箭一般地跑到了车门旁,“我看看你的货!”
“都是鱼,你能成箱买么?”
卖鱼的商贩把纸壳箱子搬上了车,连忙拦住了陈春。陈春明明看到了纸壳箱上写着一个孙姓的名字。她断定就是孙姐家的货。于是,大声嚷着:“孙姐,孙姐!”
“别叫我啦,不找到货,你就回乡下去吧!”
“孙姐,货找到了!”
卖鱼的商贩看起来很年轻,一把推开了她,跳上车开跑了。她记住了车尾号。这时孙姐跑出来,“货在哪呢?”
“快,给派出所打电话。”
派出所警力出动了,一举抓到了偷窃贼。
据卖鱼的供认,他刚做生意,由于没经验,亏了本,就产生的偷窃的念头,偷到三箱服装,去卖给另一个商贩。可还没到地点,半路就被抓了。
陈春获得了老板娘的信任,又满怀信心的继续打工生涯。老板娘知道陈春有考音乐学院的愿望,就鼓励她,第二年再考音乐学院。
陈春学会了经商,也没耽误练歌。第二年夏季,陈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音乐学院,她兴奋地手足舞蹈,亮起歌喉。听的孙姐一个劲儿伸大母指。可是,她自己打工挣得钱远远不够付学费的。孙姐鼎力支持她,为她甘愿掏腰包。她都不知怎么感谢孙姐好了,来日方长吧。
妈妈得知女儿考上了音乐学院,就把去年给女儿介绍的对象又重新提起,“你第一年的学费是老板娘给你交了,还欠着人家大人情呢,那以后几年,还谁为你交学费呀?听妈的,你从小没爸,是妈把你拉扯大的。那个卖鱼的小罗,还等着你呢,他有钱帮衬咱家。”
“妈,别认准小罗就不放,等我音乐学院毕业了,给你找个好姑爷行么?”
“小罗就挺好。”
妈妈说着,打开手机,让女儿看他的照片。陈春这一看不要紧,浑身打了个冷战,“这不是那个卖鱼的人么!”
她断定没看错,气急败坏地说:“妈,就是他偷了孙姐家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