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dy and the soul always have a way(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在高三一节英语课上对这句话“一见误终身”。从此萌发了“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能不去看看”。
在经历了高考这场兵荒马乱后,我迫不及待的收拾行囊“逃离”战场。于是我来到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金陵--南京。
我们第一站是夫子庙,白天的夫子庙很平常,慕名的游客,熙攘的叫卖声,和其他的商业街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秦淮河静静的从它身边流过。入夜,它们开始展示其不为人知的美丽······
华灯初上,两岸灯火生辉,来来往往的画舫在水上缓缓前行,倒映在水里,水波也被染成了五颜六色,风姿绰约,愈远愈艳。河畔酒馆里的喧嚣,对面画舫船娘的歌声,悠悠悦耳。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十里珠帘”的概括再恰当不过。
他们说,来南京,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如我们不能忘记“1937.12.13--1938.1”。当灰白色的建筑色调映入眼帘时,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入口处一尊高达11米的母子雕塑:一位被凌辱后的母亲悲痛至极,无力地手托蒙难的孩子,麻木地向苍天呼号,欲哭无泪,在她身后是被活埋的丈夫露出地面的手脚。继续前行是一组名为“逃难”的雕塑群。
走过一系列展现大屠杀情境的青铜雕像,来到集会广场。广场北侧一座形如城状的雕塑引人注目,名为“古城的灾难”,倾颓的城门,断损的城墙,扭曲的头颅,它的名字叫灾难。
从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到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法,从农家屋,慰安所到密密地刻着三十万多个遇难者名字的“哭墙”,还有每隔十二秒一滴水落下所意味的一个人死去的“12秒”都揭露着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这一天太沉重了,但我想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认识这段历史,去记住这段历史。
提起南京,人们的第一反应:梧桐。这好似成了南京的一个标签了。他们说因为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所以蒋介石将梧桐种满了整个南京城。南京,一个浪漫的城市。
整个南京城,最喜欢的是通往中山陵前的梧桐林荫大道,两旁高大的树冠相连,叶子几乎将马路履盖,阳光通过缝隙撒落在地,构成一个光影斑驳的世界,给人一种震撼的美和心灵的平静。
中山陵作为我们的最后的一站,却是一个略有遗憾的结局。由于我们的时间原因,在离中山陵一步之遥的地方,我们离开了。也许这就是旅行吧,有惊喜也有遗憾。不会每一件事的结局都是HAPPY END,这才是生活。
我们来这世上是为了走一段没有走过路,看一段没有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都是故事,所以要有趣的活下去。
走吧,让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17级公卫系保险班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