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忙忙碌碌是生活的常态。忙,代表一个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那是无意进取者的专利。但凡对人生有所追求者,大多自觉自愿接受忙碌的安排。忙意味着人生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忙也就喻示他慢慢淡出社会舞台了。但工作毕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更好地工作,其目的是为家庭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和幸福感。当工作挤占了家庭的限界时,就会滋生家庭成员的情绪焦虑。一旦工作成为主弦律而家庭被压缩成背景板,上班一族作为人的价值属性就逐渐消失,剩下的只是一台冷冰冰的职场机器,对家庭的伤害难以估量。于是,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问题必须得到正视。
02
提起家庭和工作怎么平衡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马云谈996工作制,他认为996工作制是一种福报,提倡年轻人应该趁年轻多努力奋斗,并向奋斗者致敬,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1、有人认为时间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2、而对于大多数职场女性而言,工作已经耗尽了她们的全部心力,如果996,根本就没有时间兼顾工作和家庭。
针对这种现状,我觉的作为现代女性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的生活具有成长性吗?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缺失的陪伴会让我后悔吗?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了解自己,是生活的基础。
03
前段时间看了一档综艺节目,当主持人问道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时,马伊琍是这么回答的。
肯定不能平衡好,我相信那些外面晒出来的那些图里面所谓的一个成功的妈妈身材好的不得了,自己养了56个孩子啊,怎么怎么每天过那么好,我觉得他家里一定有很多很多帮手。
最简单一个例子,我就说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给谁读故事和跟另一个孩子聊天,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不能做到两者兼顾,那我能做到让大的给小孩读书,这也是一个办法,可是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你的对妈妈的需求是不一样,比如说小的希望的妈妈的需求就是抱着妈妈搂着妈妈,你陪我睡,那大的需求是我要跟你聊天,我要跟你聊今天学校发生的事儿或者事,或者跟我她会跟我聊我的工作,或者是聊最近她遇到的一件事情或者怎么样,这个就至少要半个小时到45分钟的时间来聊,你说你是陪那个小的睡还是跟大的聊,就在这两个之间,你一定要做一个取舍,那在我们家就是小的先去跟外婆睡,我跟他保证你睡着了我就来抱你,然后我就过去跟大的聊,跟大家聊完了,大的睡着了,我再跑到我妈屋子里去把小的抱过来,这个这就是所谓的平衡。
所以我从做妈妈起,我晚上从来不出来的,我不出来应酬,我没有应酬的,就是你要跟我谈工作就请你跟我谈,不要找我出来吃饭,不要跟我说咱俩找个地方聊聊一下,喝杯酒,对不起没有?我没这个空你就直接跟我聊工作,咱们俩不要要不要聊别的,然后哪怕有很重要的饭局要出来,8:30我一定要回家了,因为这个是我必须要回到家里做的一件事情,然后因为你去拍戏了,你就没时间跟孩子交流了,你现在不了解他,你还等到他长大了已经有很多秘密的时候,你再来你在来的及了解吗?来不及,所以最后就是你必须牺牲你自己的时间,你要比孩子们睡得更晚,然后等孩子们睡着了以后,摸黑打开手机开始看剧本或者是回工作的短信,有一些东西是白天匆匆忙忙回的话,你会觉得不太合适,嗯,有有时候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晚上摸着黑在在把这些全部理完已经都挺晚的了,然后就睡觉了。
所以,你说的平衡就是一定要有人做出牺牲吗?
是的,就是一定要有人做出牺牲,那如果我要去工作了,孩子我就管不了了,那是孩子要做出牺牲,孩子就要理解我,那我的父母家人还有我先生他们谁有空谁就要负担起这个责任,所以所谓的达到一个平衡,一定是多方面一起的,你一个人是平衡不了这些事情的,我绝对不相信谁可以做到如此光鲜亮丽的吧职业职业成功女性和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妈妈,两者兼备,绝对不可能,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要做到这两者都好的话,那就是需要周围的人一起来帮忙的,而且你自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时间。女人还是需要一个很怎么说呢?就是有本事的,这个本事就是要让周围的人。帮自己,理解自己,都要支持你,对你如果能找到帮手来帮你很重要,这个非常重要,然后,还要你的跟你一起工作的人要理解你。
就像我们一开始刚生完孩子不久去剧组拍戏,早上都不能很早去,那前面垫场戏是别的演员来的,你会很抱歉,因为总是别人比你要早起,你要晚一点去,然后拍戏的时候,突然要喂奶,对不起导演我要去挤奶了,这个时候就是要麻烦别人的,那都是基于所有的周边的人对你的理解。所谓独立女性并不代表就是说什么都一肩扛,并不代表你一个人就问,就是全能,绝对不可能还是一个还是需要互相配合的。
04
20世纪8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职场,家庭和工作如何平衡就让很多女性大为伤神。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布赖恩·戴森对此有过精辟的比喻:“生命像一场不停丢掷五个球于空中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而且你很努力地掷着这五个球,不让它们落地。很快地你会了解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还是会弹回来。但是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这四个球是用玻璃做成的。一旦你失手落下,它们可能会少了一角,留下无法挽回的记号、刻痕、损坏甚至碎落一地。它们将永远不会跟以前一样。你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并且为平衡你的生命而努力。但要怎么才做得到呢?”
1、首先要承认这个事实,真正意识到家庭与工作的平衡确实存在问题。
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不愿意劳神,甚至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那么别人再多的金玉良言都只化作了耳边风,毫无作用。之所以拒绝承认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根源在于:一是害怕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所以在工作中过度追求完美;二是视身边亲近之人对自己的关爱体贴为理所当然,忽视了亲情和爱情的珍贵。
2、主体意识不能缺位,明确自己才是解决家庭与工作平衡问题的责任承担主体。
公司老板要的只是你所创造的绩效,不要指望老板能善良到体贴关怀你在家庭与工作间遭遇的冲突与困扰,那是需要你自己需要去解决这个麻烦,尽管老板可能自己也遭受这种普遍性问题的伤害。大部分领导者都是工作狂,他们在处理家庭与工作平衡问题上更有资源优势,也更有经验,所以老板只会用职业化的眼光随时考察你是否用坏心情造成办公室情绪污染。当然,如果你业绩出众,能力卓绝,那就另当别论,老板会主动嘘寒问暖。悖论的是:越是优秀的员工,往往不会提出非分要求;越是无能之辈,越希望公司做到再三体察下情。
3、理性计算,确定解决家庭与工作问题的效益与成本。
必须坦诚面对的是: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只有那些资源盈余者才能拥有将工作时间与照顾家庭加以弹性转换的权力。这确实令人很气馁,不过现实就是如此。例如:英特尔的首席技术官帕特·基辛格为了保证自己对家庭的关注,将分给家庭的时间制度化--每周带一个子女进行一次一对一早餐,使他与每个子女都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每个月至少一次与妻子单独约会;每年有一个周末与妻子单独外出度假;尽量安排时间进行全家度假等。但是,当下很多人根本就不具备这种条件,除了保住饭碗外,别无他求。这类似于当房奴固然可怜,但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没有,那就更加可怜。倘若既得利益者一味教唆年轻人去寻找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难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此外,平衡家庭与工作,还必须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压力大、缺乏身体锻炼、饮食不合理、劳累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短期内看似能提供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权宜之计,实则“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模式,长远来看都是得不偿失。
4、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指导下实现高度自律。
最紧要是不能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之下,在“人比人,比死人”的竞逐游戏中迷失了自我。必须拥有坚定信念,并按照自我设定的价值观对家庭与工作中的所有选择加以排序。排序时须努力衡量每一选择的真正价值,计算出价值/时间的比值,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价值低的琐屑小事上,更不要只盯着个人成功而忘记了对家庭、亲人的责任。为避免过多不必要的叨扰,最好是让身边的同事都知晓你的人生信条,时间一久他们自然懂得你的“工作疆界”止于何处,也更能理解你面对破坏平衡的事情时勇于说“不”的无奈。当然,工作上的应酬,若能培养出合适的副手替你代劳,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在家庭与工作的较量中,家庭是1,工作是0。没了工作,家庭尚能提供温馨港湾;失了家庭,工作不过是无数个0的累积,没有亲人分享登顶成功的喜悦,注定是孤独而无趣的。无论你做何种选择,你都必须有所取舍。要确认你的平衡计划既没有漠视亲人的感受,更不会将自己排除在外,唯有如此,才谈得上平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