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 人也一样的吧。就像以前计划生育前的时代, 家里大都几个儿女, 一般是老大得宠, 老小得疼,中间的最不招人稀罕。也有例外, 比如中间这个和上不同性别,几个儿子中的一个女儿, 几个女儿中的一个儿子就另当别论了,这话扯得有点远,速收回。
以前是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用忠来通知,小家用孝来统治,说到底, 不过是想让社会好统治罢了。而从来不会想想可能你忠的仅仅是一个昏君,你孝的仅仅是一个不明事理的父母。君主无措, 错在佞臣和女人,所以才有清君侧,父母无错, 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对此非常不屑。君主自己犯了错, 自己不敢承担责任,让身边的小人和女子来背黑锅,我要套用孔子的话, 唯小人与女子难做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才对, 孩子小时候, 把父母看成天, 看成地, 看成TA人生的全部,妈妈打了,孩子仍然抱着妈妈说妈妈不生气,爸爸骂了孩子仍然说爸爸对不起,父母呢,正如张爱玲所讲, 那些琐碎的难堪, 一点点毁了我的爱。张爱玲挣下钱, 换成金子给到她的妈妈说, 还给你了, 以后再要别的也是没有的了,张爱玲的难过此刻丝毫不亚于她 的妈妈黄逸凡。为什么总是对孩子太多的苛责呢。不过是孩子没有话语权罢了。
父母也很乐意把自己当造物主, 毕竟孩子是他们造出来的嘛, 所以在孩子面前的优越是所有孩子的噩梦吧。还不止一个, 一下一串,孩子生下来就要和自己同样的兄弟姐妹竞争,生存不易, 在一个家庭里已经感受到了。父母再教孩子听话, 乖巧,然后再拿其中一个最优秀的孩子来打压其他的,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自己的孩子。所以,中国人没有几个在父母面前有自信的, 你不就是那个光着屁股的毛孩子,或者不就是那个黄毛丫头嘛,不把你当成个平等的人来对待,更不用说对话了,只有指责和说教。
独生子女施行以来, 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大有改观。这是一个好现象。
以前,孩子是不允许称呼父母的名字的,就像林黛玉遇到敏字而多写一笔或者少写一笔, 来避讳母亲的名字。我小时候读小学, 上早自习, 每天起来到学校背语文课文,读一阵之后就和同学说话聊天讲电视,讲笑话,有一次, 我和娟同学说起来什么不记得了,就相互玩笑说你真是个大迷(迷糊)啊,她也说我,你才是大迷, 我俩就说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你是大迷, 你才是大迷,后来, 另外一个同学红在哭, 我俩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其他的同学告诉我, 你俩快别说了, 红的爸爸叫大迷,原来我和娟无意犯了红的爸爸的名讳啊, 按照辈分红的爸爸应该叫我和娟姑姑呢,按照这个来论我和娟也不算犯忌讳,因为我俩算长辈嘛, 不过因为年纪小,和红一班读书,红心理上就把我和娟当成她的同辈了。后来老师调座位, 我和红同桌了,还是同样上早晚自习的,学习无聊了大家就说笑玩, 我俩看着语文书上的一个小猴子, 下猴子尾巴是翘起来的,我和红就说, 你看这是你的尾巴,红也和我说, 你的尾巴,我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你的尾巴, 你的尾巴,后来发现娟哭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娟的爸爸的小名叫尾巴(娟的爸爸是小末独,意思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原来我和红犯娟的爸爸的的名讳, 可见名讳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其实名字就是被叫的嘛。在以前, 名尤其是小名是长辈才能叫的, 其他人叫会被认为是大不敬,据说一个乡长回老家被一个乡邻叫了小名, 那个乡长上去给那个乡邻一个耳光说, 这是你叫的吗?真人真事。许攸当初被杀的导火线也是直呼曹操小名曹阿蛮被杀的。古人有名,有字, 一般长辈家人小时候叫小名, 入学了叫字,如果有官职, 则叫官名, 这是表达尊敬之意。就如现在叫某某总, 某某经理, 某某老板差不多。
现在已经不是忠孝治国了, 是法治国家,是民主国家, 之前的老一套可以适当的放弃了。直呼其名以表平等也很好啊,大家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不很好吗?如是这样, 再也不会有父母不知反省天天对孩子说三道四了, 也不会有我和娟和红无意的冒犯了,天下大同指日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