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怜花同学
所谓求人,就是请求别人答应自己,或者替自己办事。成功的求人,大体分为三种境界。一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软硬兼施,逼其就范;三是反客为主,成人之美。
当初楚汉相争,彭越将项羽燕西粮饷焚掠一空,惹恼了项羽,亲率大军来收拾彭越。彭越不怕别人,就怕项羽,于是缩在外黄城,督兵拒守。一连攻了几日,彭越自知难守,趁夜跑了,外黄即开门投降。项羽进入城内,怒气不减,恨百姓帮着彭越守城,将城内十五岁以上男子赶到城东,打算活埋以泄愤。这时,一个十三岁的外黄小儿挺身而出,欲说服项羽放弃残暴念头。
外黄小儿说:“外黄的百姓,受了彭越的欺压,敢怒而不敢言,天天盼望着大王来救他们的性命,他们的心都是向着你的。现在大王驾临,使百姓重见天日,可是外面却有一个谣言,说大王要把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全都活埋。我想大王德同尧舜,是个仁慈宽厚的人,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而且,如果活埋了全城的壮丁,对大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请大王颁下明令,以安定民心。”
项羽一听,更来气了,说:“彭越压迫外黄百姓,那也罢了。可我领兵攻打外黄,百姓为什么还帮助彭越打我?而且即使我真杀了城内的壮丁,最多没有好处,怎么会有坏处?你说得有理,我就下令安民,否则连你一起埋了。”
外黄小儿接着说:“彭越占领了外黄,手下兵将很多,听得大王亲征,怕百姓作内应,就派亲兵把守了四面城门。百姓手无寸铁,有什么办法,能做的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而已。彭越见百姓都不帮他,这才逃跑。百姓要是真的帮助彭越守城,那么你至少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城。哪能彭越一走,就立即进城呢?所以,百姓并没有要和大王作对。现在大王不体察民情,要活埋全城的壮丁,大家也没有什么好讲的,只好等死。不过,外黄城以外,还有许多城池,那里的百姓听说大王活埋投降的百姓,谁还敢开城门迎接你。既然降也死,不降也死,何不拼死一搏,总有一线希望。即使大王本领再大,要攻占这些地方,总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和代价。这难道不是对你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吗?”
当初项羽坑杀秦朝降兵二十万,没有人成功劝阻。外黄小儿一席话,说得项羽改变初衷,救了上万人性命,其胆识智慧足以羞煞旁人。外黄小儿上来先是一通马屁,然后说事实、摆道理、讲后果,最终成功说服项羽,但成败还在项羽,从求人的境界上讲,毕竟只算得第一层。
第二层境界,得掌握主动权。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因贪功冒进,结果被困白登山。关键时候,陈平想了一计,派一有胆有识的使者,带着金银及画像一幅,求见了冒顿随军带在身边的阏氏。使者见了阏氏,献上金银,只说是大汉皇帝奉赠阏氏的,然后取出画像,请阏氏转交冒顿单于。阏氏一个女流之辈,见了金银,早就晕了一半,再打开画像一看,见是个美人儿,不禁起了妒意,忙问是什么意思。使者说:“大汉皇帝被单于所围,希望能够罢兵修好,所以把金银奉送阏氏,请阏氏代为说些好话,又恐单于不肯答应,愿意将大汉第一美人献给单于。不过美人不在军中,只好先把画像呈上,现在已派人回去接美人,很快就能来了。现在只请阏氏转达就行了。”使者接着再补一刀:“本来大汉皇帝也舍不得美人,又怕献给了单于,夺了阏氏的爱,不过是事出无奈。如果阏氏能设法解围,那就最好,美人就不献了,情愿再多送金银给阏氏。”慌得阏氏连忙说:“烦请返报大汉皇帝,尽请放心。”于是白登之围绕遂解。
陈平此计,自然是要求阏氏解围,但在阏氏看来,若不答应,大汉还会用美人去求冒顿,权衡轻重,就不得不尽心办事了。让被求者认为你有后手而不得不答应,这是求人的第二层境界。
求人的第三层境界,是明明求别人办事,还要别人感觉你是在帮他,承了你的情。
刘邦死后,吕后行为不正,与审食其私通。审食其恃宠生骄,结连党羽,势倾朝野。满朝上下都嫉恨审食其,却又都无可奈何。偏偏惠帝刘盈恼恨母后宣淫,又没法明说,就胡乱找了借口,将审食其下狱。吕后自然着急,偏偏见了儿子,抹不开一张老脸。朝中大臣本来都恨不得审食其早点死,所以几天下来,居然一个说情的都没有。审食其绝望之中,想到平原群朱建曾受自己恩惠,就密令人去向朱建求援,不想朱建一口回绝。审食其眼见最后一点希望都没了,心想只能束手待毙了。
朱建本是淮南王英布的门客,英布谋反时,朱建曾力劝英布。及英布受诛,刘邦听闻朱建曾劝过英布,就赐朱建为平原君。审食其仰慕朱建名声,曾想与其结交,朱建颇看不起审食其,没有搭理。后来朱建母亲去世,没钱下葬,审食其派人送上百金,所以朱建算是欠了审食其一份情。
朱建表面回绝了审食其的求助(这是关键),暗中却很是关切,因为人情总是要还的。朱建知道,要救审食其,吕后一条线是没法想的,必须从惠帝刘盈的宠臣处入手。
朱建选中的目标是闳孺。闳孺也是久仰朱建大名,早欲结交,听说朱建求见,急忙迎了出来。朱建简单寒暄过后,请闳孺屏去左右,说:“审食其下狱,外面传说是足下谗言所至,是真的么?”闳孺一下子进入朱建的局,大惊道:“素来和审食其无怨无仇,怎么会进谗言呢,哪来的传言?”朱建不紧不慢地说:“大家都只是道听途说,也没有定论,只是足下有此嫌疑,恐审食其一死,足下就麻烦了。”
闳孺惊得目瞪口呆,朱建继续挖坑:“足下是皇上的红人,无人不知,审食其受太后的恩宠,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如今大权掌握在太后手里,不过因为审食其的事涉及到私宠,太后不方便说情。今天审食其被诛,那么明天太后就会杀了足下。本来这只是太后和皇上相斗而已,足下和审食其凑巧当灾,只好一起死了。”闳孺是个明白人,一点就透:“据君高见,只要审食其不死,我也就没事了?”
眼见差不多了,朱建适时总结并安抚:“这个自然。如果足下能为审食其向皇上求情,放他出狱,太后肯定会感激足下。足下得皇上太后欢心,富贵不可限量啊。”闳孺感激涕零,第二天,便有一道恩诏,将审食其释放出狱。
朱建本是求人,结果成了闳孺的恩人,这才是求人的第三层境界。
至于保定帝以免除大理百姓盐税为条件,请黄眉僧相救段誉,从求人的境界上讲,就不入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