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正当此时,只见西南下空传来一声低啸。一名青云袍袖的道者蹑空凌虚,向这边飞身而来。
这真人粉面乌须,双眉紧拧,脸上略带忧容,微罩愁云。
清虚道德真君一见,却认得这位道长乃是同门。
微感讶异之际,他迎将上前,当即招呼道,
“云中道兄。忽忽数年不见,未料今日竟能在此地得以偶遘。”
那位道长闻声望来,也自认出了清虚道德真君,忙竖掌做了个法架,说道,
“道兄,如何在此?”
清虚道德真君说道,
“适才途经附近,正行之间,忽察觉到这朝歌上空,居尔已被妖氛笼罩。
此道妖气围迷四野,上冲云汉,甚为嚣张。倘若假以时日,姑息纵容,恐怕不久之后必成大患。
为此,贫道正欲前往除之,断绝后患,以安黎庶百姓。云中道兄却又缘何到此?”
那云中道兄望向脚下蜿蜒盘结,犹如蛛网尘丝的各条窄巷通衢,小径大街,摇头微微叹息一声,说道,
“诚如道兄此时的这一般心意所使然啊。贫道近来因在终南山玉柱洞中枯坐日长,静久思动,故以出山到处悠游,以新眼目。
路过此地,忽察觉到妖气四溢,因而留意。又仗着照妖宝鉴的功能,并查出了妖怪的来历以及底细。
原来这妖孽,乃是纣王受辛新近纳宠的妃嫔苏妲己。
这苏妲己,她原本为商汤王朝八百家诸侯之一,冀州侯苏护家的女儿。
因被纣王受辛从曲道得知,他苏家女子有无比美色,以此仗势弄权,逼迫苏护献女来朝,以承天恩,以邀王宠。
岂料这苏护先是不肯,继而愤怒,竟在朝歌大笔一挥,以反诗题壁,表明正人端方心性的清白和拒绝卖女求荣的坚决。
受辛为此恼羞成怒,立即下诏讨伐。天威震怒,火速会集群臣,合议遣将平叛之计。
但苏护此人亦是商汤八百镇之一,满朝之中,多有故交。此次是非,又本曲在纣王。是以竟无人愿意担纲此行,主动承接大任。
既然无人请命,受辛只得直接委任心腹亲信,钦点三军。特派遣北伯崇侯虎为统帅,率领重兵压境冀州封地。
兵临城下,两阵交锋。冀州方起先颇多胜仗。但终究只是一方诸侯之力,孤军奋斗,不堪持久大战,因此逐渐不支。
苏护旋被随大军之后,受命前来招安讲和的西伯姬昌以言说服,愿意罢兵停息干戈。
双方几经谈判,最终苏护同意献女妲己于朝,以期功过相抵,既往不咎。
但想来,必是在妲己进朝的半途之中,其竟为妖孽荼害。该妖物借据了她的形体,以此秽乱宫中,一时妖气冲天。
贫道洞察始末,秉着至道好仁、福利百姓之心,于前日略施术法,故弄玄虚,引起朝歌满城注意,得以面见纣王。
由此为阶,进而向其阐述水云心意道法,说动他将贫道一柄灌注了三十六道大罗天箓宝符的镇妖桃木剑,悬挂于宫墙之上。
此剑上含天符法力,收降那妖精,原属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之事。
贫道因又担心那受辛昏迷贪婪,犹要沉湎妖逆幻色之间无法自拔,于是竟不依贫道谏言,不信桃符仙剑,以致又生后变。
为一验预估,一证究竟,所以贫道连日尚逗留朝歌,未曾他去。
昨日午时,见到妖气已大为减弱,贫道方才稍微安了些心。岂料今日妖气炽然复盛,犹盛于昔。 呵,想是果然被那妖怪完全迷惑,丧心病狂,神志全然已眢聩。昏王竟为妖妇怂恿,终将贫道所交付斩邪的木剑从宫墙摘下,纵火焚毁了。
可惜桃木天符镇妖剑修炼不易,贫道空有一片好心,结果所托非人。斩妖不成,平白损失一件法器。着实汗颜。”
清虚道德真君道,
“此妖居然如此善于蛊惑人心!道兄持镜,可曾照出此怪本来形象,它究系是何等妖物?”
云中道人从腰间取出一面耀目的方鉴,站到清虚道德真君身边。微微倾斜,将荧荧镜面,向着那下方隐隐约约、绰绰荦荦的王城宫宇照将去。
只见那镜中先自茫茫灰白一片,空无一物。
但随着云中道人手腕的微调移动,镜子中竟慢慢出现一只九尾团雪的狐狸,模样灵异,甚是奇诡。
清虚道德真君道,
“原来是只千年老狐!云中道兄,不若贫道二人即刻动身,施法遁入受辛宫苑之中,一举将此狐拿住,打出原形,斩杀此怪,永绝后患。如何?”
云中道兄摇手叹道,
“所谓‘国有不幸,必出妖孽’。道兄,想来殷汤六百年天下,天维至今,气数已将临绝,是以才有此般妖怪乱朝。
既然天命如此,我等怎可逆天行事?
当今昏王受辛无道,禽兽食禄。就算我等将此一老狐妖诛杀,百姓黎庶仍然还是被置于水深火热,倒悬之中。
九州子民,命途涂炭。天下苍生,哀鸿遍野。于此等大关捩,大转折、大变革之非常时期前夕,已并非一二世外之士出手强行干预所能扭转得了。
善之上善,唯有那顺应天意而命世的仁君英主,才能够剪除顽疾,拯救此等已自裹挟了整个天下苍生的大颓势呀!
贫道云中子,却是迟至今日方才幡然领悟及此,实在惭愧无尽。”
清虚道德真君听罢云中子的这一番话后,也只感妖逆生乱,若果纣王受辛不是昏庸之君,商汤气数犹然未尽,则黎民百姓就不会被陷落进苦难的渊薮,饱受暴虐摧残,刀兵凌压,各种涂炭颠沛之苦。
正是因为受辛昏聩残暴,骄奢淫逸,方才导致乱象丛生,君不君,臣不臣,相互妄动刀兵,儿戏天下,视黎元兵卒性命如同草芥。
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即便除去了他身边这一个冶艳魅惑的妖姬,也是无济于事的。
只因气运将终,大厦根基已朽,挽扶实在无从着手。
念及于此,当下清虚道德真君说道,
“道兄所言甚是。贫道这时也倒想起了可能与此相应的一桩往事。
数年以前,我等相聚在昆仑玉虚宫中,聆听天尊传授妙法之时。天尊曾言,子牙师弟五年之后,当下山去辅佐那顺应天命之人。
姜子牙师弟仙运未通,在玉虚宫中苦习勤修几十年,寒暑轮转,春秋交替。
他一直孜孜以求,学而不倦,不骄不躁,无怨无悔,合享数十载人间富贵。
云中道兄,从那时一至今年,已经又是五度寒暑春秋过去。姜师弟此时大业将起,他不日便将下山去了。
难道,这就是成汤昏君天数殆尽,改朝应命新主将出的预兆?”
那云中子收了照妖宝镜,点头说道,
“道兄之所见很是。”
他微作思索状,又说道,
“既然五年之期已过,子牙师弟下山之日正在此时此刻。
清虚道兄,我等是否应前去玉虚宫,片语寒暄,替他饯行。以同门之义,给他壮势,送他一程?”
清虚道德真君赞同道,
“理当去送他一程的。”
当下真君即与云中子相伴同行,驾动祥云,兴起瑞雾,一起往昆仑山,玉虚宫的方向腾空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