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的东汉王朝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说《三国演义》以此开篇,接下来又列举了从周王朝末七国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秦的统一帝国、又由楚汉相争到汉家王朝的建立、最后到三国时代的出现。那么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演义里就有写道,“推起治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就是说桓、灵两位当朝执政者不任用那些忠诚、有能力的臣子,而是选择任用、听信那些宦官。
在《出师表》中,一代贤相诸葛亮也这样写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三国演义》里最初的事件是这样介绍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憎恨宦官曹节、王甫等人的专横,准备商量计策除掉这些宦官。但是没有想到情报被泄漏,反被宦官等人杀害。那么窦武和陈蕃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大将军窦武是桓帝的岳父。桓帝膝下无子,就只好从旁系里选择了灵帝作为了继承人。当时本来作为皇后的窦太后自然就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而作为皇太后的父亲窦武权利就更进一步扩大。在那个时候,像窦武和窦太后一般被称为外戚,在朝廷内一般身居要职,掌握着最高权力基本是一种惯例。
而陈藩呢,在当时是儒生的代表,儒生一般也被称为清流(其中多属官僚阶级)。自然陈蕃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清流派读书人,同样也是官僚阶层的代表。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说的就是这位陈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都作为朝廷的核心人物,他们两个还有着更亲密的一层关系。因为当时桓帝在位的时候,一开始是宠爱着出身卑微的田贵人,想要立其为后。但是陈蕃极力反对,这才迫使桓帝选择了门第相当的窦武的女儿为后。从那时起,这两人关系就开始变得密切了。
因此《三国演义》开篇讲的第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外戚势力(窦武)与儒生、官僚势力(陈蕃)联合打击宦官势力(曹节、王甫等)的朝廷政治斗争事件。而结局呢,
“中涓自此愈横”,也就是说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了,在朝廷上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接下来描写的是各种不祥之兆,例如:某一天,天降大蛇,忽然狂风暴雨,又有冰雹坠落,毁坏房屋无数;又有地震、海水泛滥导致居民死伤无数;母鸡变成公鸡等等种种不祥之兆的发生。在当时那个时代里面,天子就象征着上天,现在连年发生各种怪异、混乱的现象,就是因为当朝天子行为不端、不称职,才惹怒了上天,才导致了目前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所以天子需要换人了,换了人老天就不生气了,也就不会有这些怪异的事情发生了,社会也就稳定了。黄巾起义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生了。
黄巾之乱
说到黄巾起义,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起义的人头上普遍都裹着一条黄色的头巾,可能目的就在于可以清楚的辨别身份。当时的起义军几乎都是身无分文的民众,能有粮食和武器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防身的铠甲或者统一的战服了,为了避免在战场错杀队友,就采用了头裹黄巾的做法。其实,为什么选择黄色的头巾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要从领导这场起义运动的核心人物说起,也就是张角其人。
张角其实本来是一位宗教的领导人,也就是太平道。宣传的思想呢也有些类似于西方的乌托邦一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均平理念和基督教的救赎因素,也参杂了道家的色彩。虽然它并不是反社会和反政府的,但是它传播的一种思想却越来越深入人心:汉朝统治终将要被“黄”取代。这里的“黄”其实表示着黄老之学,就是说黄帝和哲人老子在每一代中都会转世,连当时的桓帝也信奉黄老之学。这也是导致张角的太平教逐渐发展壮大一个原因。
而且按照五行思想,黄色(土)排列在象征着汉王朝的红色(火)后面。张角选择在光和七年起义,也是因为那一年正好是甲子年,60年一个轮回,代表着旧秩序要被新秩序取代。伴随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声势浩荡的起义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当时东汉政府问题弊端很多,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根基,因此朝廷虽然没有及时作出有效的反击措施来应对起义运动,但毕竟普通的民众与职业军人的差距是存在的,在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起义运动就基本被平复下去。
在这段时间里,三国时代里面的几位主角也相继亮相。刘备、关羽、张飞结义于桃园的故事一直被世人称赞。曹操也在这次战乱中以政府军的身份亮相。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中,刘关张和曹操都在为建功立业、平定战乱而在战场上奋斗着。
黄巾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战争很残忍,双方都有屠杀和大规模伤亡,极大程度地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国家中心地区的统治,这对以后地方各个政权势力的建立提供了很大的有利条件,三国各路英雄也在这种局势下发展着自己的势力,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三国英雄,也是这些英雄演绎了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