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班级读书会”有感(七月份大作业)

      假期已经过去两周了,听了时老师的三节课,每一节都让我们收获满满。特别是听了“班级读书会”之后,让我认识到,关于课外阅读这一块,我做的还不好。是时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老师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兴趣的激发,那么阅读只能是漫无目的,没有思考的读,没能走进文本与主人公进行对话,这些浮于表面上的读书不但未达到阅读的预期效果也浪费了宝贵的读书时间。

        我们都知道,凡是分析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然而,综观我们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

        1.阅读兴趣缺乏或单一:懒于与书打交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数量。

        2.阅读习惯难以形成:由于缺少有力的督促机制,对尚处于孩童期的大多数小学生而言,很难做到定时定量,天天坚持看课外书,看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3.课外阅读的时间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4.课外阅读缺乏指导:方法的选择上,错误地认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书,只会摘录好词好句,很少注意阅读的方式方法,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

        5.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如何引领孩子们喜爱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指导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我认为时老师的班级读书会应该说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不用进行字、词、句的单项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通过班级读书会,在教室里营造出读书的气氛,让学生在自己习惯的环境中与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让熟悉每个学生特点的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这样的形式非常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我们认为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与实践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