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自我认知偏差”,与真实再小一点。
目睹两个朋友的经历,发现他们的“自我认知”与现实有很大的偏差,或者活在一个自我感觉构建的“思维王国”中,谈玄说妙,可是面对他人的薪酬又十分在意,忿忿不平,常常不自觉地表露无遗,冲人发火;
或者带着怀疑打量世界与他人,所以也听不进去别人讲的话,总觉得他人这么讲可能带着什么目的,无法信任他人,当然骨子里也很难融入团队中。
可想而知,产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与现实相处,又能够让自己超越,恐怕也是很多人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
成长的空白
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自认为是世界的核心,妈妈宠爱过分的可能尤其如此。毕竟现在子女少,全家乃止全家族的关注点、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自然更有了配合自恋的环境。万一妈妈生了二胎,第一个孩子可能很失落,开始跟宝宝争取注意力了。在他看来,因为注意力意味着关爱与照顾,优先权必然要争过来。
长大之后,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开始失落,于是觉得世界坍塌了,这时我们便要承担起自己成长的首要责任。假如心智无法回观自身,就会归因于他人或者世界,于是“自我认知”就开始出现偏差了。
可能越久,见解越牢固,越发现它如此之大,到了你浑然不觉,各种圆存在合理性的坚固习性。这时候,除非出现大的变故,够幸运遇见明眼如神的老师或朋友拉他一把,不然一辈子就过下去了。
为什么会特别讲这件事?因为很普遍,每一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习性”或毛病,让自己禁锢其中。早早认识到,尽早让自己面对,才能获得心灵的真实与自在。
未来的自己VS现在的自己
比如,最近某H跟我聊的多,讲了我很多问题:没有轻重缓急,分不清楚主次,搞不清楚重点,留不出休息的时间……之前也有人讲,听了并没有行动,因为自我认知上不觉得如此,偏差挺大。
这次发现都听进去了,也这么做了:做事之前先想2分钟,优先授权他人,或者带人去做;专注做好手头一件事,彻底做好再说。
发现当我认识到“自我认知偏差”,并不是自己有多差,而是可能忽略了一点东西,反而活得清醒而真实。在此基础上我再调整,就能够随因缘而创造或者接受,从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
走出妒忌别人的局限,更容易随喜、赞叹别人;
走出与同事争夺老板注意力的偏狭,有什么做什么,先把自己手头该做的做好了;
走出教训他人,或者显示优越性的“习惯”,诚恳地跟他人沟通交流,不求回报;
……
每一个小步都曾有大量的煎熬或痛苦,等到自己心服口服了,才体验到“未来理想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有什么样的差距。这大概就是阅历提升了,人的心智成熟中。
既然差距,那就努力缩短。哪怕对自己,也要中道而行,不过于贬低自我,不委屈自己的心,以长远的目标与方向引导自己往前走。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忍耐现实的痛苦? 因为长久的生命目标,让你自我激励。未来,在等待着你。现在,就让自己成为未来的那个自己,让自己带着这状态,活在现在。
比如,我愿自己活得智慧,那么当下处理事情能不能智慧地做呢?完全可以。
来自未来的真实
真实,是不是就等于现实?也不尽然。
真实,也可以指“稍后可以成为未来的现实”,这就看你的生命规划了。有时候,当你身边如果有人活出了未来你渴望的样子,那你真的可以试试像他那样,只管做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