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忆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阴

读书摘记——

中国的节气就像闹钟,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日子敲响,提醒人们回到自然的轨道中,按照自然的节律去享受生活。

这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其中,清明的钟声尤为响亮。

很少有一个日子,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又平淡自然。

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是节日;

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是节气。

这一天,天清气明,人心通透。

01

忆往昔

说起清明,想必很多人都会吟诵起杜牧的那首《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之际,乍暖还寒,天气时晴时阴,忽风忽雨。

大概老天爷是有意要这样安排的,为的是给清明这一天增添一种肃穆的氛围。

《淮南子·天文训》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

清明作为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仪式,是节日最吸引人的部分。

祭扫,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

根据宋朝《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老幼,往往全家出动,扫墓活动也成了社会全体人员参与的活动。

《清通礼》中写道:“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

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即使相距甚远,劳碌无暇,也会来到亲人坟前祭扫。

西汉严延年的母亲年老体弱,但却每年的这一天都坚持从东海赶到洛阳,只为祭奠先祖。

曾国藩每逢清明,都安排各营举办祭扫活动,甚至在跟太平军激烈交战时,还特意为清明休战。

正如孔子所言:“吾不与祭,如不祭。”

如若实在不能亲自前往,“烧包袱”则是祭扫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是指从阳世寄往“阴间”的包裹。

通常将冥钱、冥衣装在包袱皮里,烧给故人。

俗话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植树也是当下比较流行且环保的一种祭扫方式。

在清明这一天,不管是否亲自去祭扫,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人的缅怀。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句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只要我们不曾遗忘,故人就未曾离去,我们也就有了来处。

清明祭扫,是一种仪式,其意义为寻根守本。

朱梅麟,唯一被印在外国纸币上的华人。

他虽然在毛里求斯长大,但对中国一直抱有深厚的感情。

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家乡梅州,并满怀深情地说道:

“无论自己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

他的父亲朱维勋在清末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被拐卖到毛里求斯种植甘蔗。

朱维勋颇有经商头脑,凭借攒下的积蓄开了家百货店,开始发家致富。

后来,他渐渐在当地扎根立足,并有了儿子朱梅麟。

朱维勋怕儿子忘记祖国,便要求朱梅麟学讲中国话以及祖籍广东的客家话,以此为载体,让儿子牢记祖宗文化,牢记自己体内流动的华夏血液。

在抗日时期,朱梅麟迅速组织起募捐活动,并将筹集到的大量钱物寄回大陆,有力地支援了国内抗战事业。

他甚至还组织华人青年回国抗战,直接在战场上痛击侵略者。

他说:“我的根在中国,不能忘本。”

我们就像是一只风筝,不管飞得再高再远,血脉中的骨肉亲情,终将指引我们回归家国。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忘记来处的人,他的灵魂注定漂泊一生。

人生唯有不忘来处,才知去处。

02

守今朝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祀有关。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肃穆的祭祀之中也藏有欢乐,以祭悟道,便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也不例外。

清明节有荡秋千、踢球和斗鸡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而且,因各地习俗有异,各种庆祝活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放风筝,是清明节最受人欢迎的一项习俗之一。

古人清明放风筝,并非纯粹出于娱乐,还有祛除晦气之意。

在清明这天,人们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难,都写在风筝上。

放风筝时,故意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而去,寓意疾病和苦痛,都会随着风筝一起远去不复返。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就有过几处描写:

有一次清明,有人劝林黛玉说,身子病了,就该多放风筝,把病根子放掉。

还有一处,是紫鹃要去捡风筝,探春不让,说那是别人的风筝,上头都是别人不要的晦气,自己去捡来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此外,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自然是少不了踏青寻春的。

祭扫之后的郊外踏青,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了祭扫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白居易在《春游》中写道:“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孔子早在春秋时就咏叹过踏青盛况: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真可谓是,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清明,是生与死的交点。

祭扫是对逝者的告慰,踏青则属于生者的美好。

死者安息,生者保重。

向死而生,便是清明。

生死,在清明之际不再是感叹,更多的是思考。

生命来来往往,可来日并不方长,活在当下最为重要。

当沈从文蒙受不白之冤,而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馆时。

他既没有沉浸在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中,也没有戚戚于未来的坎坷艰辛,而是立马开始动手整理资料,研究古代服饰文化。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中,每一天,他都抱着一堆书藉,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孤独的背影下,是一份积极的态度,是一个人坚定的信仰。

在他尽全力完成每一件事时,这点点滴滴已砌成了成功的阶梯。

最终,沈从文完成了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家和冢,不差一笔一划,便是明灭之别;

生和死,不分一草一木,已是阴阳之隔。

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才会更懂得爱和珍惜。

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更要珍惜。

把握当下,珍惜当下,为前人,更为后人。

03

望前路

人们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祭扫踏青。

对清明这个平凡的日子,实是寄托了不平凡的感情。

除去节气和节日的含义,清明还有着更洁净、源远的内涵,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脉里——明朗地活着,清白地老去。

苏轼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我们生活在红尘中,为种种烦恼所累,时不时自责忏悔。

唯有内心清明,方能看破业障,一鉴前路。

春秋时期,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的时候,割股奉君,劳苦功高。

但他却不在乎功名利禄。

晋文公即位之后,介子推退隐山林。

面对晋文公的赏赐,他不为所动。

纵使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山受禄,他也无动于衷,最终选择以死相报。

介子推在临死前,留给晋文公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深知晋文公刚即位,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以此诗为遗言,实是对晋文公的告诫,希望他不要故步自封,而是要前路自省,勤政清明。

介子推的死,令晋文公颇为自责,但他以此为戒,最终开创了晋国的霸业。

越是顺遂的处境,就越是要内心清明。

心清明,则前路皆明。

正如林清玄在《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中写道:

“生命只是如是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

只有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着一盏灯,灯上写两行字:

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

清明节,我们除了祭扫故人之外,也应扫一扫自己内心的尘埃。

《礼记・孔子闲居》中有言:“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任凭浊世迷蒙,我自一世清明。

前路漫漫,无常即是有常。

虽饱经挫折打击,仍需宁静从容。

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出发,去追寻那一片曙光。

岁月如水,生死是岸。

在生死两岸,于清明时节,与故人惜别,向未来迈步。

《岁时百问》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身在清明,心亦清明。

于清明之际,参悟生死,共享生命愉悦,是生活的大智慧。  

清明日短,人生且长。

唯有不忘来时路,珍惜眼前景,方能心系梦归处。

已逝不可追,未来犹可期。

慎终追远,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清明节到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关于清明节的来历、习俗、诗词、谚语等知识。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
    云中绿荷阅读 245评论 0 3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1,982评论 1 17
  • 清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
    千年等候阅读 1,184评论 0 4
  • 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 遇到了喜欢的就要放手一搏 因为,错过,很可惜 人生选择的方向很重要, 选择权在你, 所有的...
    洛汐若兮阅读 53评论 0 1
  • 今日收获 1.不要辜负一个对你好的人。 2.爱情需要付出,需要理解,需要适可而止,需要每天的积累,还有不断的宽容。...
    Yivan_1996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