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更容易面临家长的埋怨、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这些负面评价,会让孩子产生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而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黑暗”中,别说学习成绩不容易上去,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堪忧。
举例,小小年纪写遗书,我想很多家长都遇到过
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是直接相关的。心理状态不佳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而学习成绩的下滑又会导致心理状态的恶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又有抑郁、焦虑的典型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每个孩子智商都差不多,心理状态对孩子的成绩影响很大
心理学有所关注的家长一定知道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心理学界把这种现象就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它证明了心理暗示对一个孩子的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知道,除了1%~2%超常儿童和2%~3%的智力障碍儿童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并无多大差别。为什么会有“差生”的存在呢?外因当然存在,比如家庭氛围、经济条件等,但是内因更为重要!
部分老师、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常以冷眼相待,甚至讥笑他们,这些负面的评价都会给孩子一个不良的暗示,孩子的成绩就更不容易上去。家长要重视这些不良暗示,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责难,让孩子明白,虽然他的成绩“差”,但是头脑并不“差”,他和成绩好的同学拥有同样聪明的头脑,只要足够努力,他的头上不会永远戴着“差生”的帽子。而个别老师、同学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嘲笑自己,说明他们在做人上有些不妥,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给孩子找适合的咨询师,做孩子坚实的后盾
孩子成绩不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很多家长只给孩子花大价钱找家教,参加各种培训班,却忽视了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本末倒置的。没有所谓的好学生,也没有所谓的差学生,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可能是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孩子拥有了好的心态,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心态一直转变不过来,不仅成绩上升会很吃力,对他自己的健康也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家长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寻找合适的咨询师,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的心理力量逐渐丰盈,这才能事半功倍。
其实最主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孩子谈心,方法多种多样,就看父母怎么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