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胡同,北起西安门大街,南至原东红门胡同,全长约400米。清代称光明殿胡同,因大光明殿在此而得名。后大光明殿已不存,其地现为某机关单位。光明殿胡同,于1965年改名为光明胡同。
光明胡同全长约400米,虽然不算长,但胡同内值得保留的文物级建筑值得保护。
著名作家刘绍棠故居即在胡同内,现为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所在地。刘绍棠先生曾在这里(光明胡同45号)住了33年,这是他20岁时凭稿费买下的。刘绍棠先生曾有这样的记载:“我买了一所房子,住房5间,厨房1间,厕所1间,堆房1间,并有5棵枣树和5棵槐树,只花了2000元,加上私下增价500元,也只花了2500元。这个小院我已住了33年。前几年大闹‘公司热’时,曾有人出价20万元买我这所跟中南海相邻的小院。本人奉公守法,拒不高价出售。平价当然也不肯卖。”
国民党抗日将领张自忠故居也在胡同内,利用胡同开办一所小学,原称光明小学,现改名为自忠小学。张自忠将军纪念碑于校园之中。
大光明殿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内供奉玉皇大帝,是一处皇家道观。除主殿大光明殿外,还有太初殿、太始殿、太极殿等,规模宏大。嘉靖帝深信道教,信奉方术,整日迷恋练丹。他妄想得道成仙,还将道士封为高官。这里整日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从模型图可以看到,大光明殿确实是一个恢宏的所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光明殿因曾作过义和团的拳坛而被焚毁。殿内珍存的12万余块明版《道藏》原刻经版被付之一炬。
其实,在大光明殿之前,在元代,这里是皇家的隆福宫,为皇子们居住的地方;到了明代,是明初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做燕王时的燕王府永寿宫。
到了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嘉靖皇帝下令修建了大光明殿。据《日下旧闻考》载:“大光明殿,门东向,曰登丰,曰广福,曰广和,曰广宁,二重门曰玉宫,曰照祥,曰凝瑞。前殿则大光明殿也,左太始殿,右太初殿。又有宣恩亭、飨祉亭、一阳亭、万仙亭。后门曰高吉、左安、右安。中为太极殿、东统宗殿,西总道殿。”其帝师堂、积德殿、寿圣居、福真憩、禄仙室五所,毁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大光明殿后有天元阁,类似天坛的祈年殿,是在圆台上修建的圆形祭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重修。
走在光明胡同,还可以看到一个四合院的门楼有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门顶上部是一个三角形矮墙,中部雕塑着五角星,用的是“堆塑”的方法。要说起来,这样的门楼,越来越少见了。
走在胡同里,回顾或是寻找它的历史,就像在寻找光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