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无数中华儿女思想观念之中,龙这种神兽无疑是最高贵最至高无上的象征。例如,作为人世间地位最高的皇帝被人称之为真龙天子;人世间最令人羡慕的轿子被称为龙辇;人间最有身份的衣服叫做龙袍;最令人向往的位置自然而然叫做龙位;最有地位的船是龙舟;最让人心驰的床是为龙床;最让人可望而不可坐的木椅是为龍椅;最具有威严的脸面是为龙颜;皇帝高兴叫做龙颜大悦;皇帝愤怒是为龙颜大怒等等无不体现了龙在所有炎黄子孙心目中的至高至上的地位。
龙这种神物在经过数以万计先哲们不断神话圣化,已经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目中的至善至美的人格神,亦即是至高的人格存在。在之后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龙已经深深地定格于无数国人的头脑之中,而“龙文化”更是几千年优秀文化之中的不可或缺且重中之重的精华,同时也是华夏儿女心目中的最重要的图腾。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当然此间之“理”并非道理也非真理,而是理由或者说是原因。所以“存在即合理”是指任何事物的存在均有其存在理由,即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其存在原因。由上可知,龙几千年来作为无数炎黄儿女心目中以其至善至美的人格化神化圣化为图腾,并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达到了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的程度,最后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历久弥新和历久不衰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
龙这种瑞兽大概是不存在吧,至少是在目前为止尚未证明其是真实存在,那就姑且认为是是不存在的,或者是人类自己假象之物吧。龙基本上不存在之物,因为几千年来无人见过,其主要是在传说或者神话之中出现,然而传说与神话不可能是虚无缥缈,空穴来风和毫无根据的。
其实龙作为图腾,传说乃至于神话之中的主要题材,必然有其非常深刻的原因,其必然地是对当时历史存在和历史过程的某些歪曲的抽象性反映与折射。
作为最完美的图腾的龙极有可能是各种动物的特征相互重组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假想的吉祥之物,如蛇之体,鱼鱼之鳞,鹿之角,牛之嘴以及鹰之爪等等。既然有如此的组合必然有其特殊而深刻的内涵与意义。即许多以这些动物为图腾的进行合并形成的一个大的部落联盟这一客观的历史存在的缩影。当然,从龙的组成来看有多种图腾的特征组成,无形之中体现出多个部落和谐共处甚至融合,以体现出文化的不断扩散。
再次在龙的有“蛇”“牛”“鹿”“鹰”等男性父系氏族社会的图腾标志,亦有“鱼”母系氏族公社的图腾象征,真实而客观地刻画出了当时各部落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性,从纵向来看大体上各部族已经由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只有少数部落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在龙神上父系氏族社会的图腾标志远多于母系氏族社会图腾标志。
再次,以父系图腾蛇身为主体,并将母系氏族图腾标志的鱼鳞附在蛇体之上,这充分表明父系氏族慢慢上升并取代母系氏族,成为主导地位,而母系氏族逐渐下降为次要地位甚至成为父系氏族社会的附属品。而从横向角度来看既有父系氏族又有母系氏族,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各部族因图腾不同,即各部族可以在发展水平均异的部族间能够和平相处。难怪被称为“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格外推崇”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对先代的无限怀念。
最后,由于我国处于最大的大陆东部又濒临最大的大洋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此种气候皆具水热同期的优点便于耕耘,又有旱涝灾害频繁的缺点,加之以我国国家规模庞大,又是发源于大河的大河文明。对于农耕社会与农耕文明来说,风调雨顺,五风十雨是最大愿望。所谓”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百姓乃至于官僚甚至皇帝都向雨神龙王祈求年年风调雨顺来保佑大丰收,皇帝将自己统治下的江山是否稳固以及人民更是将生死如此重要的大事寄托于作为神的龙王,在农耕地区龙王庙随处可见,且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对龙及龙王是如此的信奉乃至崇拜,由此可见龙在中华文化地位是多么的高,多么的重要。
总之一句话,龙这种祥物经千年积淀已定格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象征,因而每位黄种人均自称自己为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