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下午,收到舆情监测部门转发来的一则抖音投诉。
病人说前几天早上八点挂了专家一号,等待半小时后才被叫号,进诊室后医生一直讲了半小时电话,然后问了两分钟让他去拍片,拍完片子又等了快一个小时,好不容易看上病,医生让手术,他不愿意,医生就说治不了让他走人。最后他愤而离开,花了几百块检查费,病还没治,这种公立医院,迟早倒闭!
看完抖音,连忙通知护士长,请被投诉的主任到医务科来调查情况。
护士长回复,主任还在手术,下手术后通知她。
一直等到下班,还是没有消息,我只能自己去科室一趟。
临近双节,医院格外忙碌,没看到主任的身影,我只能去医护办询问:“杨主任下手术了吗?”
“老师,还没有!主任今天交完班连七台,估计晚上九点能下来!您有什么事要我转告吗?”新来的实习护士很有活力,拿着个小本子准备记录。
我看着她一双明亮的眸子,突然想到孙晓宇,定了定神我回答她:“没事儿,你先忙吧,我回头再联系她!”
走回办公室的路上,看着身旁络绎不绝擦肩而过的病人,我的心里突然很难过。
看来今天又要加班了。我坐在电脑前,打开邮箱,下载了一个新的视频。
孙晓宇的笑脸从播放器里弹出来,镜头摇摇晃晃的。她穿着松垮垮的白大褂,皮肤有点黑,面色暗沉,但笑容很灿烂。我把进度条拉到快结束的地方,画面定格在她挥手道别的一幕。用编辑软件打上当天的日期2023年9月27日。导出文件,登录微信,发送。
为了早点下班,我去后勤调监控。看到杨主任在被投诉那天的监控回放:早上七点五十到达门诊,八点开机、翻看诊室的交接班记录,八点零五系统登录就绪,开始叫号。第一位病人是八点零七分进入诊室的,我注意了下名字,正是投诉的那位。病人刚坐下,主任电话响了,第一次她没接,电话屏幕又亮起来,她看了一下示意病人等待,然后接通,说了两三分钟话。挂断时是八点十四分三十八秒。然后开始问诊,开单子,病人离开去做检查是八点二十七分左右。紧接着叫号,接诊下一个病人……在接诊第十六号病人的时候,大约因为病情比较复杂,诊疗时间超过三十分钟。十点十三分,一号病人再次回到诊室。主任和他沟通,但过程不太顺利。能看到主任说话时病人一直在表述不同观点。最后主任摇摇头,将写完的病历交给他签字。病人签字后拿起病历表情有些不愉快,但没有过多纠葛,离开了诊室。
这就是全过程。
因为规定窗口处理时间为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我先将记录反馈到系统。然后查询电话跟病人沟通,劝说他删除抖音。可能是因为没想到这么快得到回应,而且我还告诉他有监控佐证他发表的内容存在夸大事实的问题,病人在电话里听起来情绪比较稳定,也很好说话,他很快同意了删除视频。
其实作为医生,我一直都很体谅患者的痛苦,也能理解人在生病时都比较焦虑。可是在这次投诉中,病人主观感觉等待时间很漫长,就进行夸张的描述来指责医生,还是让我感到失落。
疫情过去了,生活本该变得更美好,但我发觉近来医患关系又有些紧张,不像前两年大家彼此信任、谅解和尊重那么和谐了。
面对疫情时,我们是最美逆行者。疫情过去后,难道就变脸成了倒行逆施者?
看看最近逐渐增多的投诉,其中有好几件都是一点小误会导致的。只要耐心加以解释,病人很快就得到满意的答复了。可有时临床的医护人员,最缺的就是时间啊!
意外的是,第二天,删除了抖音的病人又在微博里发表文章,说医院派人威胁他删除视频,他无奈遵从但心有不甘,所以在微博上爆料,让大家来评评理。
我不得不再次联系杨主任,和她一起去院办向主管的副院长陈述事情的经过。我把诊室监控和同患者沟通的电话录音一并提交了,杨主任也解释在诊疗过程中接打的是科室电话,而且病人对她的治疗方案表示反对,暂时不能进行其他处理,所以在门诊病历里详细记录了情况,让病人签字确认后回去再考虑,医嘱随诊。
最终这次事件的处理结果是:联系患者删除微博,并请他承诺不再在公共媒体上发表对本次诊疗的夸大负面评价,否则我们也将依法追责;如果病人有进一步的医治需求,医院可以请其他专家给予诊治,直到病人满意为止。
从院办出来,杨主任无奈的冲我笑笑,又急匆匆离开,她还有个会诊要赶回去处理。
我望着她脑后乱蓬蓬的花白短发,那是手术帽摘下来还没有来得及打理的印记。她快步走着,好像溯游的一尾白鱼在人群中一晃就失去了踪影。
我的电话响了,是孙妈妈打来的:“阿姨,您好!对,我昨天也接到了晓宇的留言。她说那边一切都好,我们医院也有物资要送去,您把清单发给我,我买好给她一并带去!……好的阿姨,您好好养病,十一放假我过去看望您!……”
孙晓宇是急诊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今年27,不,30岁。但是她永远留在了27岁那年,那一场逆行的战斗中。
她的母亲在她请战出发前,刚刚做了食管癌根治术。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她在出发前和感染后共拍摄了近一百条报平安的视频,存在邮箱里,托我们不定期转发给阿姨。
后期拍视频时,她大概已经很难受,但还是撑着病乏的身体,做着最后的挣扎。孙晓宇是我见过,最勇敢和乐观的姑娘!
我们一直对阿姨撒谎说,晓宇参加了援非医疗队,七年内不能回国,而且因为那边信号不好,只能偶尔用微信联系。
每个月,我都把晓宇的视频编辑成最近的日期,登录她的微信发给阿姨。
孙晓宇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留言是:“我梦见自己在一口深井里,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头顶有光。我感觉自己很冷,只有仰起脸,才有些许温暖洒下来,却湿润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