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来写点东西了,让各种忙给自己找了借口,可是有的故事总是牵着你,一定要来落到文字上,是客观叙述,也是一种自我反省与成长。
前几天,小宝和同学一起去逛街买回来好多东西,还和我说,"妈妈,我给你买了一支口红”,我看着孩子买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杂物“嗯”了一声,就去忙别的了。到晚上,在聊别的事情,我和小宝意见不一致争论起来,正好"五花八门的杂物"中躺着的一支口红入了我眼,我便没头没尾地就指责她“小姑娘买口红干啥,要是把心思都放学习上,那会有多大提高呢?整天不知道整些啥?”(此刻,我根本不记得孩子说过给我买口红的事情)孩子似乎感受到氛围的紧张,也没有反驳------
第二天早上,孩子拿着口红过来,说:“妈妈,来,我给你摸摸看!” 那一刻,我又激动又愧疚。激动的是孩子惦记着我,那一支口红是她对妈妈的爱与感恩,是她希望妈妈变美,承载的是她爱妈妈的方式。愧疚的是,我忽略了孩子买口红的出发点,甚至都忘记了孩子说的“妈妈,我给你买了一支口红”,反而指责她,错误的认为小姑娘就不应该用口红。她没有埋怨我,一个晚上就消化了委屈。我赶紧给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昨天错怪你了,原来那口红就是你特意买给妈妈的!妈妈还误解了你,原谅妈妈!” 孩子坚定地说,“对,那就是给你买的呢,我怎么会用口红呢?你还说我---"
对孩子的误解,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也不少见,从我自己的成长,再到自己作为一个妈妈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大人总是会认为孩子这不对那不对,用我们固有的观念和方式来教育指责孩子,其实不是孩子不够好,很多时候是我们禁锢了孩子。我想,如果第二天早上,我没有给孩子道歉,估计孩子以后都不敢给我买礼物了,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