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在最坏的时候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越是不安烦乱,越要好好生活。当你开始认真对待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事情就会向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即便就是在战时,张爱玲和炎樱也要到中环后街爬斜坡,去买布料做衣服。玫瑰红底子,绿叶粉红花朵,一口气买了三块,好像压根儿就没有明天的感觉。
《张爱玲传》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们都是行走的风景。你身上的衣服,脸上的表情,嘴里的语言,心里的故事,都是自己个人风景的展现。
为此,我们要好好修整自身的风景,认真对待出现在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让它们把自己最好的姿态呈现出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它们虽说是生活琐事,但也是每个人的天花板。
从依附于父母,自己渐渐独立,一直到人生的终点,衣食住行都陪伴着我们,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呈现。
如何对待它们?如何理解它们?如何追逐它们?却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01.衣
学会轻松穿衣,懂得享受装扮的善意,用简单舒适的衣着去塑造自己,放松自我。
生活越是忙碌和复杂,人生的KPI越难完成,我们越是需要在舒适简约的衣着里,去找寻一些慰籍自己的方式。
所谓舒适,一定是基于自己的喜欢。因为只有自己的心感到喜欢,身体才能感到舒适。
对于穿衣,有人喜欢飘逸,有人喜欢质感;有人喜欢随性,有人喜欢刻意;有人喜欢明艳,有人喜欢稳沉;有人喜欢华丽,有人喜欢朴质。
其实,穿衣风格也如萝卜青菜,也是各有各的喜爱。
简单而随性,也许就是凡人最好的常态。
简单,不是色彩呆板,不是没有细节,不是不能夸张,不是不能惊艳。而是去除了多余和累赘,也可以让简单的服饰灵动起来。
接受平凡,享受平淡,穿衣如是,生活亦然。我们推崇的断舍离,其实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舍弃多余的,留下适合的和需要的,过健康、简单、少负担的生活。
02.食
生活中的高油、高糖、高盐,除了是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更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多余的脂肪无法消耗代谢,不仅影响外在的美,更会影响身体健康。
少一点化学添加,多一点原滋原味;少一点过度加工,多一点返璞归真。
大米加工越来越精,连淘米水都是清的;
蔬菜的颜色越来越艳,菜叶子上的虫眼却越来越难见到;
植物油的包装越来越精致,但它们都不是过去的味道。
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成了国人的头号杀手?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每个环节深思的问题。
节奏在变,环境在变,我们更应该重视生活方式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03.住
舒适的居家环境,对于生活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这些年以来,我们对家的要求,已经实现了从实用型到功能型的跨越。
可远程控制的多功能的智能家电,满足了我们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进门饭就好了,汤也适温了的需求。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扫地擦窗,洗碗倒渣,无所不能。
一方面,人功智能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居家生活更方便,更人性,另一方面,我们却越来越忽略了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温馨。
舒适温馨的家,不一定需要奢华的家具和很大的面积,不一定需要家电的功能有多么强大。它只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动动手,聊聊天,以互动为纽带,把家庭的温馨和爱串起来。
绿植、花朵、抱枕、地毯、挂画,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把家点辍,让家温暖。
干净明亮,整洁妥当,幸福感往往也藏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里面。
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氛围和谐融洽,爱可以滋养家。
不同的生活的环境会眷养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凝聚成我们身上的气节。所以,不要以为形象只是穿衣打扮,说到底,它会是你所有生活细节的外观体现。
04.行
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飞机、高铁、私家车,我们一边享有高速运转带来的便捷,一边又摁下了能够让自己慢下来的功能健。
如果能在上班的早晨,早起几分钟,就不至于分秒必争地赶路。
周末或放假的日子,能够多去户外走走,将自己交给大自然,你就会发现,慢下来的风景其实很美,只是忙碌的自己视而不见。
生活的常态就是平淡,但我们依然可以饱含热情,带着热爱,去将平庸的生活过得多一点点滋味,多一点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