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女孩,谁牺牲谁?
————电影《金陵十三钗》赏析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近些年集赞誉与争议最多的一部电影了,故事改编自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编剧是严歌苓和刘恒,当年普遍被看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惜没有被提名;不过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比他的《三枪》确实是强了太多太多,但离奥斯卡一直主推的人道主义还有一段距离。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集赞誉与争议一身的电影,首先是因为在“南京大屠杀”这样悲壮的历史背景下,以及在刘恒出色的编剧技巧下,整部电影145分钟看下来,情节流畅,环环相扣,酣畅淋漓。但同时,如果在看完之后继续深思这部电影的主题,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得有说服力。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十几个秦淮妓女顶替十几个女学生去为日本人表演,这一行为并无什么大的不妥,编剧的漏洞在于这一英雄式的行为被主观化地上升为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动机的设置就更为敷衍,电影中大致提到三个动机,最明显也最主要的是这些女子希望打破一直以来人们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偏见,这明显是一种对观众情感导向的束缚;另两个动机是女学生之前救过她们一次和女学生还是孩子,希望她们的人生不要被玷污,这两个没有大加笔墨渲染的动机稍稍有合理之处,但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正如张艺谋在电影中让人物自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一样,他也是知道这个漏洞的,但只能做个补丁找补一下,而补丁的出现正好更说明了这个地方漏洞的存在。女人们决定替女学生们去之后,约翰神父在房间里突然说道:上帝教给了我们所有人生而平等,那为什么我们要牺牲女人们来救女孩们呢?这是公平的吗?电影中也借着人物的对话给出了导演的答案,陈乔治在旁边听完说道: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只能这样做啊。
电影中塑造了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有不太成功的。首先玉墨算是成功的,通过大量和神父的对白将玉墨的复杂身世慢慢揭示了出来,她之前是教堂的学生,还是班上外语最好的,这让她在后面的一系列保护女学生的行为、舍生取义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让人接受。而瑕疵之处在于,这一人物设定太过于高冷、镇定,以至于豆蔻和香兰死后表现得有点过于平静,而这样一个冷艳的角色设定,却有太多次扭臀背影的镜头,这样的组合不知是矛盾,还是阴阳协调,我对此持保留意见,从观影感受来说,冲突感很小,但内化的那种和谐感也不多。其次是豆蔻,很成功的一个形象,送来的浦生很像她的弟弟,为了给这个“弟弟”弹奏一首曲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拿琴弦,这样戏剧化的情节可能看起来是“虚假”的、是不切实际的,可这正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况且换位思考一下,风尘数年,国难当头,朝不保夕,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像极了已经多少年没见的弟弟的人,换我我也要让他听首好听的曲子。观影的时候,整部电影最让我触动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琵琶的四根弦有三根被血染成了红色,一是日军对女人的羞辱,都是豆蔻。我之前就有说过,那种单一性格的角色最容易打动人,豆蔻就是这样,小蚊子也是。小蚊子爱猫,只爱猫,这足够了,你能说婊子无情吗?或许只是人心叵测,人不如猫。最后金陵十三钗上车的时候,也只有小蚊子突然崩溃,大叫着我不是女学生,我不要去,这是真实的,这才是真实的。电影中戏份最多的男性角色神父,塑造得有些粗糙,态度转变的有些仓促,很多地方也不太具备说服力,太过于理想化了,“志愿者” 化了。比方说神父在外面寻找出走的女人,碰到了正要撤走的同乡,同乡拉拢他一起走,他竟然毫不考虑就拒绝了,大义凛然的有些突兀。当时观影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很强烈,后来在网上翻阅,发现果然好多人有同样的疑惑。
这部电影的色调偏绿,是典型的好莱坞风格,剧情设计的十分流畅,但跌宕点不多,不够密集,这和好莱坞佳片还是有差距的。厉害的是,张艺谋对于东方元素的使用绝对是超一流的,旗袍、诗词、琵琶曲等等。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妓女和女学生,谁牺牲谁?
或许不应该纠结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电影的主题设置可能就是错误的、是误导大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