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位大姐,她和老公白手起家,其中不易可想而知。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就放在老家,两人在外辛苦打拼。
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和孩子相聚几天,每次离开,面对孩子的那不舍得眼神,无端的
哭闹,心如刀割。“可是想要给孩子好的生活,让他少吃点苦,唯有多赚点钱,才对得起他。”
一次次在自我安慰,万般不舍中含泪离开了家。
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孩子十来岁,他们买了房,买了车,并有了些存款,增加了回家的次数。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离开时再也没听到过孩子说“舍不得”,甚至想抱抱孩子都找不到人。
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就将孩子带在了身边。可是和孩子实在难以沟通,想想处处就好了。好景不长,因孩子再一次考了个30分而打了他,“你们就知道分数,你辅导过我的学习了吗?开过家长会了吗?我伤心的时候你们谁在我身边安慰过我?你们那么喜欢钱,带我来这做什么”孩子咆哮着关上了门。
没想自己到亏欠了孩子那么多,就尽力用更多的物质去弥补孩子,可是孩子依旧对他们不冷不热。
“我们这样辛苦,还不是为了他,想让他过好点,他怎么就体会不到呢?”大姐委屈的直掉眼泪。
真的是为了孩子?看似是为了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因为穷过,所以对金钱的渴望胜过了对孩子自身的需求。
心理咨询师容伟玲说:”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她断言说:“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又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模仿父母平时的样子对扮演“宝宝”的小孩给予关心或者打扮她们,就是渴望父母能用自己对待小朋友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可是父母心中只有他们自己,忽视我们的要求。长大后,做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就将那个‘内在的小孩’投射在现实中的孩子身上,给与孩子,满足自己。
13岁的小表妹,因在跳舞比赛中惨遭淘汰,被姑妈骂的狗血淋头,跑来跟我哭诉“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被淘汰了”,“没事的,努力就好了,争取下次那个好名次”我安慰她,“不行的,学了几年舞蹈,很少拿到好的名次,淘汰是常事,妈妈一直以为是我不努力,其实是我不喜欢跳舞”“那你当初怎么选择跳舞了”“因为妈妈说跳舞的女孩有气质,形象好,可我喜欢画画,妈妈说颜料会弄脏衣服,太脏了”表妹委屈的说。
后来,我才知道。姑妈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跳舞,因家里条件不好,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自从有了小表妹,用姑妈自己的话说“看到了希望”,就将自己的遗憾让女儿弥补。
“每当看到她穿上漂亮的舞裙,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可是她喜欢画画呀”“小孩子哪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再说了是她自己选择跳舞的”姑妈有些不开心。
让孩子自己选择,却又在否定她的选择,将自己认为是好的强加在孩子身上,不顾孩子的切实感受,使孩子顺从。一个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怎能做好?时间久了,对自己失去信心。父母一失望就让孩子对自己做出的决定产生了怀疑,在她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不敢决定甚至不做决定,麻木的享受着父母的给予。当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她要面对各种问题,犹豫不决,父母也无能为力时,为时已晚。
每个父母在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在现实中的小孩身上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孩子却感受不到。比如,那个大姐小时候受到了物质的缺失,就拼命赚钱用物质来满足孩子,以为是爱孩子,想让孩子感同身受,却忽视了孩子心灵的空虚,成功的培养了一个“白眼狼”。
是时候,父母应该为另一个我——”内在的父母”,好好打理了。
适当的对孩子放手,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充实自己的内心,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探讨。毕竟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在自己身上,投资自己,不断学习。即使童年的遗憾,无法弥补,就做好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感受到你的不容易。
让孩子能够在成长中去探索,去冒险,去选择,去犯错,去承担。让他们在离开父母的同时,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那时候,你孩子在你心中的样子才能让你倍感欣慰的,才是你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