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公民第13期高效阅读第三天的打卡学习

    第一次看别人的思维导图觉得真的看不懂,其实思维导图绘制的是自己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当然我今天的感受是前期学习和模仿很重要。同时内容、文字尽量简单,这样回头再看自己的思维导图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what)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他写了一本书就叫《思维导图》,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是一本很厉害的关于研究脑部思考能力的书,对于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有很强的指导性。思维导图是:

1.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一种先进的笔记方法;

3.权威专家倾情推荐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

4.世界级大脑明星、跨国公司总裁普遍使用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女神梅校长


二、为什么要学习思维导图(why)

    提高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和记忆力。传统的线性笔记是垂直思考方式逻辑性很强但过于死板,把别人的内容照抄下来。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思维导图是水平思考(也叫发散性思考)把别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笔记,变成自己的的一种工具。通过图像、分支等充分调动全脑的思考。让你的大脑在最短的时间进行发散思维,提高你的记忆力。


梅校长的思维导图


三.绘制思维导图的5个步骤:(how)

1、中心主题:中心主题需要写在中间,包含:书名、作者、城市、阅读时间(提高人生颗粒度!),创作者明细。

2、读书目的:页面的左上角写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生目标论,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需要它为你解决什么问题?

3、画出分枝:

一级主题:翻开目录大小标题找出你感兴趣的内容,围绕中心主题罗列一圈。

二级主题:是支撑一级主题的,直接翻到一级主题相关话题页面,提炼出所有用于佐证一级主题的关键词。

三级主题:在看二级主题内容的同时,翻到相关章节,提炼用于支撑二级主题的    内容标签。若还有其他层级,以此类推。

4、提关键词(将提取出来的关键词放在次分支上,关键词简短明了,且每一个关键词都是独立的,可以是文本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词)读完后:回看左上角自己提出的阅读这本书的原因,用思维导图的内容回答自己的问题。

5、视觉完善:修饰美化思维导,越靠近核心的根部粗,越到末梢的叶子越细;最后用颜色区分各支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