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小伙伴们探讨了一个问题。
什么是问题,以及什么是问题背后的本质?
这个问题来源于《原则》的“五步实现人生理想”中的,第2、3步。
下面就这个问题,写写自己的思考。
1.“拖延”是问题,还是本质?
导致这个讨论产生的原因,是很多小伙伴写了问题是拖延,问题的本质也是拖延、懒等等因素。
那拖延到底是不是做不了事情的本质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拖延只是结果,让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才是本质。
那本质是什么?
2.用“为什么”问自己原因
为什么人会懒呢?动力不够。
为什么动力不够?可能是事情本身难,Deadline设置太久远,这件事对自己来说重要程度不够,收不到正面反馈,等等等等。
这些,才是懒、拖延背后的问题。
把一个抽象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才好针对本质去分析。
如果告诉自己,要解决拖延症,我想绝大多数人,一开始就默认一定会失败。但转换成一个事情,解决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而且,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3.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多数人都习惯把自己做失败的事情,归因到自身的性格和能力上。
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容易陷入自我攻击。比如,如果我说,无法坚持阅读,是因为我拖延。那接下来,我的注意力,就可能会被引导向,我拖延真差劲,别人都能好好行动,我却做不到,不行了干脆放弃吧。
这种负面想法,极容易形成循环,导致失去动力。并反过来“验证”自己拖延,加深负面印象,让下一次行动变得更困难。
而思考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把注意力从情绪中抽离,关注事实。这样才好好观察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非暴力沟通》中说,要多表达事实和感受,少表达评判和猜测。这放在与自己沟通上,同样适用。
拖延,实际是一种评判和猜测,而非事实和感受。
4.行动配上思考,可以更高效
岛主说,她缺少的是行动。这句话没说错,因为行动起来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人们常说,糟糕的坚持总比什么都不做好。这句话我最近琢磨出一点不一样的感受。
有时候,那种自我敷衍式的坚持,可能会带来短期内好的感受,也确实能有收获。但长期来看,这种坚持并不会让的无法解决问题,变得好解决,最终还是要面对。(岛主这里说的不是你,只是我的延伸感想)
这种事情,我经历过很多次了。
比如去年我学了很多东西,但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学的这些东西,确实让我一直在思考,也收获了很多,但最后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多了更多的问题。
而得到的那些,并不能和无法解决问题这件事相互抵消。反而是之后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再行动,让我成长特别快。
要行动是对的,但对行动的意义,和行动方法的思考,我认为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