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昨天,我妈看着橱里的书,突然问我:买这么多书你看了吗?读这么多,有什么用?
当时我心里答:没看;没用。不过没敢出声。
虽不想承认,但照照自己,大学毕业,无业。在家读书更多是装模作样,寻求一点心理安慰,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我能想到N年后我重返职场,我的简历和N年前一样,人也一样,没有任何实质的变化。
再看看我妈,认字不多,但活得比我好。我没工作,她不用工作;我有儿子,她有孙子;她热情朋友多,我死宅没朋友;她有几十年的爱好(打麻将),我对一切都很漠然;她活得豁达坦然,我无着无落,前途迷惑。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学生时期读书,我们为吸取知识,为明辨黑白,为端正三观,为考大学。那现在读书,还是为这些吗?比较着调的也就是吸取知识了。而入了社会,一味地读书获取知识,没实用。
我说:“老板,我上个月读了20本书,您看能加薪吗?”老板想,你读了20本书,跟加薪有什么关系。
但如果我说:“老板,我上个月读了1本书,讲如何更好地卖出产品,用这个方法,我的销售额提升10%,您看能加薪吗?”老板肯定更乐意,为什么?因为这将知识转变成技能了,技能更容易变现,就比较值钱。
作为成年人,学习、读书的大目的,应该是为了获取技能,用来更好地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知识和技能有多大差别?
好比知道游泳的N种姿势,和实际下水学会游泳之间的区别。前者不需要练习,只要看看,但过段时间就会忘记。后者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练就。
像我儿子很早就学会从1数到10,但是让他数几个苹果,可练习了很久很久。他不是漏数就是多数,数正确了,最后报数的时候,还会不一样。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他自己数到第5个苹果,后我问他有几个苹果,他说有8个。睁眼说瞎话不是。那时候,我很怀疑他的智力。当然现在不会了。
所以,当你想要获得某种提升。
你不能说:我准备每天看书一小时。一年看书200本。
这都是知识积累。练习技能可以从5个模块进行设计:
- 目标是什么?
- 怎样实现?
- 涉及到谁?
- 在哪儿学?
- 什么时候?
成为一个实用主义者
《富兰克林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他可以为了实用而去结交朋友,去做很多事情,甚至结婚。所以读书,我们也需要一点功利心,一点实用主义精神。
这取决于两个阶段的质问:
1. 读书前,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是为了得到什么?
如果答不出来。那这本书,可以不读。眼下信息过载,不要让信息淹没你,吸走你的注意力。你要学着主动出击,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去学习,并转化为技能。一切没有目的的读书,都是浪费时间,或为求心安。
2. 读书中,问自己:这章对我有用吗?这段对我有用吗?能怎么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直接跳过。如果有用,那么就要做标记,想想怎么用。如果暂时想不到怎么用,就折页,然后看完其他的,再来思考实践方案。最后把这些方案写在醒目的位置,督促自己去检验。
少而精地获取知识
我之前高三选生物科目,那时教的韩老师声名远扬。而她的学习秘诀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做试卷。一张试卷今天做,隔段时间就再做,要做好几遍。(这一大摞试卷我至今保存着,觉得很珍贵。)每次自己批完,就把错的原因写在题目旁。另外准备错题本,写下正确的解法,和当初错的原因。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刻意练习,来加强记忆,来熟悉解题的套路。
《知道做到》这本书提到:反复温习知识,比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更有用。我们常把知识比作海洋,而人这一生,到底能看多少本书?获得多少知识?假如:每个月看15本书,1年180本,30年5400本。你能因此获得多少实用性?不如孤注一掷,几十年只研究一本经典,更有机会成为网红,获取高回报。
所以读书不在于量,在于质。而质,就体现在你的实践上。你有没有反复实践和运用,这也是行动的力量。只有将知识外化,才能实质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才真正算开卷有益。
总结
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知识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