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不惑,突然明白:想要自由的生活,应该从减法开始。
作为一名教师,教过数届学生,也算阅人无数。
现在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辉。成绩可以说是班里的“基层人员”,据说当初是靠自己的妈妈是学校小学部的教师才到了这个尖子班。
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辉上课的时候,总是在摸索东西。不是在修理自己的钢笔,就是在组装自己的改正带,或者是用不知道从哪掏来的棍棍棒棒拼装成手枪、大炮之类的玩意儿。
我于是开始留心辉。果然 ,发现辉的分心与好动。几乎一节课,他都能把一块崭新的橡皮偷偷刻出自己名字的图章。
在辉的课桌抽屉里,有拿出一个大大的文具盒,里面满 满当当地装着十几笔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水笔、钢笔,还有一大拿全新的彩色蜡笔。据他说上美术课时,老师让买的。
我请他精简一下自己的文具,选几支适合的笔能和就行了。
他也照办了。
可过不了几天,他课桌抽屉里笔是少了,可不同款式的改正带又多了几盒。
我猜想道:辉大量地摸索囤积文具等物品,不仅是多动的性格,更因为自己内心充实感的需要。
在学习上,辉比不过别人,得不到他人认可,只好在其他方面显示自己的优越。比如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文具。
越炫耀什么,内心越缺什么。
对于辉来说,他内心缺少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孩子是这样,其实,成人很多时候也不自觉地以多来掩饰自己的“少”。
很多人不断地追逐新潮地电子产品,只要自己钟爱的手机品牌出了新款机型,自己总会第一时间更新跟上,以示自己的“潮”。
很多女生认为自己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其实,少的不是衣柜里,而是内心里。
人们不断地朋友圈、微博里晒包、晒车、晒娃、晒幸福……很多时候就是在炫耀,是在掩饰。
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不在乎物质的多寡。
我们最难做的事件就是“断舍离”!
不懂得放弃、不懂得做减法,于是生活充满了冗余和繁杂。
前几天,准备把之前铺盖的秋冬季节的被褥收藏起来,打开衣柜、床柜发现里面还有数条被褥,甚至是结婚时做好的,十几年来从没有使用过。
想来是结婚时,按照家乡习俗订做的,以示家庭殷实、未来生活无忧吧。
但,现在想想,这种在结婚这样的节点上,准备一生都可能用不完的被褥,八成是物质匮乏时代留下的心理阴暗吧。
新世纪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完全没必要囤积这么多同类的物资,以获得安全感了。
罗胖(罗振宇)就曾在一期节目中谈到自己不会买房,不会买车,他的观点是:现在社会经济这么发达,协作系统这么先进,人与人、人与物的链接这么广泛,还用得着自己独立占用这些物资吗?房子、车子等完全可以通过租赁的方面自由获得。自己节省下来的资本,可以做自己认为更大、更有价值的事情!
减法生活,让人获得更多的物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