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3日,星期一,元旦放假第三天。天气:晴。
01
已经到了“躺平”的年纪了。但,可以“躺平”并不意味着完全“平躺”。
新的一年开始了,总还是要做些事情的。
做些什么事呢?读书吧。读些什么书呢?读史吧。
对!历史,对于一个“理工男”的我来说,确实需要补课。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成为“理工男”的。只是班主任在文理分科时说:理工科好找工作,你成绩还不赖,就读理科吧。好吧,理科就理科。就这样,这个世界上才多了一个“不汤不水”的“理工男”的。
02
补历史?怎样补?
就从读《史记》开始吧。
还好,家里的书柜子里还真有几个版本的《史记》,将就着读吧。
为什么要从《史记》开始?
因为,据说《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记载了从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到“西汉中叶”3000年间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学奠定了最初的坚实而宏伟的基础。无论是史学大伽还是文学大伽,他们都在说:要从原典上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学,都不能不读《史记》。
是真的吗?是真的。因为:
《史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5000年辉煌文明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它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丽。
《史记》还告诉我们,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读史可以明智。读《史记》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的智慧,悟出很多发展变化的规律。据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就连我的本家周树人老先生都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信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本家前辈,而是因为他是鲁迅。
当然,我还听说,《史记》的写作方法、文章风格、语言技巧,一直是历代作家学习的典范,是大家的梦。
据说,汉代学者称赞《史记》是:“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唐宋以来的散文家,没有不读《史记》的。就连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都非常推崇司马迁,他的雄健文风就是从《史记》里学来的。而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其文章简明、流畅、生动的神韵,也是得益于熟读《史记》。
因此,作为一个“理工男”,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学的“门外汉”,无论是“恶补”历史知识,还是学习语言和写作,选择学习研究《史记》,既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03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