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因其叶子似柳叶,在北方老家又称“柳叶桃”。柳叶桃叫起来既形象又顺口,我更喜欢柳叶桃这个名字。
小时候,奶奶喜欢养花,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颗夹竹桃,种在一废铁桶里,浇洗米水,修剪枝条,在奶奶的精心伺弄下,夹竹桃的长势越来越好,夏天,从顶稍抽出一个带着细小纺锤状花蕾的小枝,从根部一朵一朵地依次开花,花朵是粉色的,好看又喜庆,还有淡淡的香味,如果养的好,小枝不断地长出花蕾,一簇接着一簇的粉色花朵挂在枝头,花期从夏天一直到延续初秋,来家里串门的人都夸奶奶的花养的好。那时候农村养花的人很少,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啥闲情去养花呢,能养一盆夹竹桃的已是非常讲究的人家了。
每到夏天,奶奶还培育幼苗分享给亲朋相邻。挑长势较好约30公分的新枝剪下,去掉根部的叶子,泡到装水的瓶里在太阳下晒,大约一个月左右就生根了。童年的夏天,窗台上总有一枝培育中的夹竹桃。中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还没等地里的红薯收回来,奶奶就催促我爸和我哥把夹竹桃搬回家里,深怕提前到来的第一场霜冻冻着了她的宝贝夹竹桃,可毕竟当时的住宿条件差,全家七八口人挤在一眼窑洞里,夹竹桃只能放到窑洞最里面的一角落里,勉强不冻着,此时夹竹桃就处于休眠状态了。转年一过清明,当大人小孩开始脱下棉衣,天气转暖,奶奶又迫不及待地要求我爸和我哥把夹竹桃搬到院子里光照好的地方去。
当时还听到一种说法,因夹竹桃只开花不结果,一定要再配一个不开花就结果的无花果一起养才好,总听到奶奶想养无花果,因村里养无花果的人特别少,很长时间都没找到,直到奶奶过世几年后才养到一盆无花果。
奶奶不仅喜欢养花,在盛行制作塑料花时期,奶奶还制作塑料花。她找来装过化肥的透明塑料袋,洗净,用染布的方法把塑料染成红色,绿色,辅以细铁丝,花朵是从粉色过渡到红色的渐变色,做出的花鲜活大气,足可以假乱真。记得时任化工部部长的发小回乡时,直夸奖奶奶做花手艺好,为此奶奶专门赶制了两束塑料花让发小带回北京。
夹竹桃有毒,而且是剧毒,我从小就听说过。据说一片叶子就可以让一个婴孩毙命,我家养夹竹桃从奶奶开始,到爸爸,现在交到弟弟手里,已40多年了,无一人因此中毒。养护观赏的同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可能就是长时间以来家人与剧毒夹竹桃相处的秘诀吧。
来南方生活后,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夹竹桃的认识。作为绿化树木,南方有很多的夹竹桃,在公园、绿道整片栽种。由于气候适宜,南方的夹竹桃植株大,有的竟然长成了数米高的树。由于气候适宜,南方的夹竹桃品种多,开白花的、黄花的、粉花的,每到盛花季,整棵树挂满了红色的、白色的花朵,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北方一树一树梨花、桃花开的盛况。由于气候适宜,南方的夹竹桃几乎一年四季开花还结果,黄花夹竹桃的果实是像个小版的异型绿色灯笼椒。
我见过开黄花的夹竹桃植株都不大,花是一朵一朵地开,花开的规模还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