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勤于写诗,据传共作诗二万多首,现存四千二百多首。其诗风独特,自成一体,《沧浪诗话》称之曰“诚斋体”。他热爱自然,善于观察自然,以一双慧眼将日月星辰、山川风物等皆摄入诗中,姜夔在《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中称杨万里“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同时,他还擅长抓住自然景物瞬息万变的动态,以景物瞬时之“活”与“美”表现意趣之“活”与“美”。
《小池》作为杨万里的代表作,以清新活泼的笔调,绰约自然的诗意,将情趣盎然的初夏小池风光定格于诗文之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唯有第三句中的“小荷”却常见争议:它到底指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还是初生的荷叶呢?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认为“小荷”指荷花最常见的一种立论是因为后文形容其形态为“尖尖角”,这与荷花含苞待放时花苞的形态极为符合;但值得注意的是,荷叶初生时,其叶片是卷曲而合拢的、顶端也是尖尖的,随着生长周期的推进才会舒展开来,因而,“尖尖角”一词,也与初生荷叶的形态相契合。
众所周知,荷一年的生长期可分为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6月至8月是荷花的开放期。“小荷”处于荷的哪个生长阶段,如果能考证出此诗所作具体季节,那其所指便迎刃而解。
杨万里所存4200余首诗歌录为9部诗集、42卷,其诗集几乎都按任职时间及季节的先后顺序排列,循此脉络,可对《小池》一诗的创作时间进行考析。但据目前对该诗的创作时间考证资料,也仅能将创作时间定位于年份,具体哪个月份依然无从定论,因而从时间这一层想要确定小荷所指行不通。(杨巴金《<小池>诗创作时间和地点考》)
去掉创作时间的因素,我们可结合上下文及诗意进行推测。
荷这种植物特别有趣,其别名甚多,且各个部分皆有专有名称,在我国最古老的词典《尔雅》释草篇中就对其各个部位的名称皆有记载:
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此外,诗词中还常以“红蕖”(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藕花”(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朱华”(曹植《公宴诗》有“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水芝”(葛立方《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红衣”(姜夔《惜红衣》“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等别名称荷花。
自《诗经》起,荷就已经入诗,《国风·郑风》中写“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楚辞》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里的“芰荷”指菱叶与荷叶;魏晋时期《青阳渡》写“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在这些诗句里,显而易见,后两者“荷”单独出现,指的是“荷叶”,而“荷华”则指的是荷花。
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我们先看看杨万里自己的写荷诗。据杨巴金先生统计,杨万里的咏荷诗共180余首,几乎写尽了四时之景。从这些诗歌中,可以发现,杨万里在写荷花时,大多用到的词汇是“荷花”或者“芙蕖”,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落残数柄荷花蕊,浸得一瓶泉水香。(《荔枝堂昼憩》)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旁人草问游何许,只拣荷花闹处行。(《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午睡起来无理会,银盆清水弄荷花。(《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其一》)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其一》)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叶伴花愁。(《瓶中红白二莲》)
而在描写荷叶时,所用到的词汇则大多为“荷叶”或者“荷”字单用,有的会再加一个形容词,如“小荷”“池荷”“圆荷”“荷珠”“荷声”等。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昭君怨·咏荷上雨》)细雨沾荷散玉尘,聚成颗颗小珠新。(《观荷上雨》)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微雨 玉井亭观荷》)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麽。(《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君言去岁西湖雨,城外荷声到此楼。(《杨万里 正月二十四夜,朱师古少卿招饮小楼看灯二首其一》)碧玉山边白鸟鸣,绿杨风里翠荷声。(《晓坐荷桥四首其一》)
再看其他诗人在单用“荷”时具体所指,杜甫《为农》中有: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里的荷,指的是荷叶;白居易《采莲曲》中有“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前一个荷指荷叶,后者为荷花;苏轼《阮郎归·初夏》有一名句“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这里的“小荷”即指小而娇嫩的小荷,经细雨过后,轻轻将荷叶翻转。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以上诗词中,“荷”均指荷叶。
再看《小池》后文,形容小荷用的是“才露”二字,如果指向的是荷花,荷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窃以为与“才露”二字并不十分符合,此处指向刚刚露出水面卷曲的荷叶更为贴合。
再从诗意上看,杨万里的诗歌大多带有理趣,这首《小池》除了凸显他对自然清新真朴的描绘,整首诗其实也有一点理趣在其中,以小见大,抓住事物发端时的情态。由泉眼无声,流水细细,初夏时分温柔细腻的晴光可知,诗歌所选取的景物皆是事物刚刚发端时最为柔和的时刻,而这荷叶小小时,是事物初生时。
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画中的小荷,画的便是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