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五一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一岁多的宝宝,在数花朵 的数量“1朵、2朵、3朵”,旁边的很多大婶就直夸:“这个小孩真聪明,这么小就会数数啦。”旁边的宝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看得出来,这位宝妈日常就非常看重对孩子数学的培养。
正常的孩子要到3岁才会基本的数数,那么这位1岁多的孩子就会数数,是不是高智商的表现?首先我们应该区分“数数”和“计数”的区别:
幼儿会“1、2、3”地数数,有时只是一种单纯的口头“唱数”行为,并不是一种“计数”行为。
现在很多宝妈都非常用心,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在教孩子数数了,希望赢在起跑线上。于是你会看到很多1-2岁的孩子,就会煞有介事地对着一堆东西数数了:“1、2、3、4、5、。。。”然而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尽管孩子口中念念有词,但小手的动作却不能同步跟上,这说明孩子只是在“唱数”,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计数”.
-01-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数(计数)?
数数(计数),其实对于幼儿来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美国学者格尔曼等经过研究发现,幼儿数数时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1)一一对应原则,即幼儿在数数时,手上的动作要保持同步,一个数只能对应一个物体。
(2)固定顺序原则,即数与数之间应该保持一个不变的顺序(1、2、3、4、5、6。。。)。
(3)基数原则,即总和是正确的。比如总共是7个物体,孩子数到最后就应该是7。
(4)顺序无关原则,比如总共8个,无论他从3开始数,还是5开始数,数到最后结果都应该是8。
(5)抽象原则,即孩子可以对任何物体、任何事物进行数数,而不是指定的东西。
知道了这些原则,你就可以对比您孩子的行为,是否已经真正会正常数数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恭喜你,你的孩子智商真的天生很高。
-02- 那么,正常1岁多的幼儿计数能力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呢?
子墨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水平阶段:“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
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口头数数”到“按物点数”的过渡阶段。这时候的孩子可以笼统地感知到物体数量的多少,对于明显的“多”和“少”是可以分辨的,但还不能精确说出物体的数目。正常说来,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认识的数量不会超过“3”。
但是呢,有趣的是,这一阶段幼儿口头数数的能力往往会远远超过3。有研究表明:2 岁左右的孩子可以掌握的口头数数的范围一般是顺数1——10。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口头数数其实只是凭机械记忆,而不是真正的计数。
-03- 那么,竟然如此,那还有必要提前教孩子数数吗?
当然有必要!因为这种口头数数的学习,是孩子真正学会计数的必要基础。跟盖房子一样,只有地基够牢,房子才盖得快,盖得高。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越早教孩子数数越好,至少是1——10 的基础口头数数。
而当孩子再大一点,到了2岁多后,就可以尝试教孩子第二阶段了——按物点数了。刚开始,可以先从1—3 内进行。因为让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孩子,掌握按物点数的技能,可要比口头数数难得多了,所以不要一下次就教孩子1-10的“按物点数”,会吓退孩子的积极性的。
而在孩子能一下一下按物点数到3 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教他们,数到最后一个数,就表示这一个集合的总数。没有必要把第三阶段的“说出总数”与“按物点数”的学习分开来教,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早的学会第三阶段“说出总数”。
★育儿规:
★ 助力让每个孩子更健康、更快乐、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