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摘自《心经》
佛法认为世俗世界的人们认识的一切现象,均属“因缘而合”的假有存在,不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本性,要认识事物本性就必须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加以否定,重新认识一切现象,这样才能理解佛法的真谛,达到觉悟和解脱。
“空”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时也容易被人所误解。大部分的人容易望文生义,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或者是相对于某一个空间而言的食物,其实不然,佛教中的“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我们没有办法给它下定义,唯一能够认定的就是它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即否定自我去理解深奥的佛法。
希阿荣博说过,“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比如,“我”是什么,什么是“我”? 如果我问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人都会说,这个身体就是“我”,也就是“我”是由骨骼、肌肉、器官、水分、呼吸、气脉、热量等组成,这其中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那么分开来说,骨骼、肌肉是“我”吗?呼吸、热量是“我”吗?那如果我一减肥就不是完整的“我”了,因为我身体中的脂肪已经不见了;那意识是“我”吗?很显然也不是,意识只是“我”的一个念想,它随我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我”是不存在于身体和信念之外的,“我”是建立在身心结合上的一个概念,“我”会因为身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不是固有的一个存在,不具备恒常性,所以按照佛教的观点说,“我”也不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诸法互为缘起,懂得缘起,就不难理解“空性”。
《心经》表现的是一种大智慧,其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它的核心之重,这是六个字的意义相当于《道德经》开篇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短短十六个字便将众生分成了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随着修行的逐渐上升而不断提高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和认识,每一个阶段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根据上次看到的一个总结,里面归纳的让我比较赞同,按照不同阶段的状态和能力大致解释为:“色不异空”是初学者的状态,像刚入门的小沙弥等众生只能从事物中看到相同之处,却不能从中看透看破,注重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却看不到其本质;“空不异色”是小有成就的众生所能体悟的,像寺院中的方丈、住持等能看到空和色之间的联系,但却无法清楚的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注重空从而对色不能够用平常的心去理解和认识;“色即是空”是有一定成就的比如想重菩萨之类的领会。他们已经明白世间上的一切事物最终都是空空一场,也不会再为追求名利而浪费和消耗自身的本性,用大量的时间用于渡人之上;“空即是色”是最最高境界的佛,佛看见空其实就是万物,一切无就是有,看到的是空相,即便是一切是空相也是有,看破一切,不仅可以自己看破可以理解,还可以因此教化众生。每一个阶段的自然状态和普度众生的限度也不一样,总的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告诉人们认真面对生活,而不执着于具体的事物;二是要人们保持一种放下的心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空性”比较提倡的一种处世态度。
住,指人堆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人对佛理禅意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才能深刻领悟佛。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到头即是空无一物,身在红尘却不能受红尘干扰,我们的一切行为应该顺从本心,而本心时刻处于一种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状态,《心经》中所说的“空”就是要人们认真对待生活,修行一颗平静的心,端正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才可以自然的恢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六祖慧能以此心态悟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法真谛,成佛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随心所欲的同时也能够引渡众生去随心所欲:想成佛的成佛,愿意行善的便行善,追求自由的也能无所忌惮的去追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