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是我的高中同窗,我们高二开始同在一个文科班,一同班就是两年,直到高考结束。
认识他却在高一去二中报到的第一天。爸妈还是要忙他们的几亩地的农活,顾不上送我。也不知是怎么沟通的,反正我就跟着送他去二中开学报到的王妈妈一起去了。后来就是一周住校后会相约一起回家,还与我们同村的一个刚去读初一的小男生一起。
那时对他的印象寥寥,而整个两年做同学的日子里,估计我们也没讲过几句话。高中时候,他向来内向而不多话,不像我总聒噪得像只小麻雀。不过读研究生时他痛定思痛,觉得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绝对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于是他努力尝试改变。效果自然是有的,他现在健谈爱笑了很多。
其实我们的父母是打小认识的,王伯伯年轻的时候与我们是同村的。王奶奶很是慈祥,经常跟我奶奶一起聊天,她们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里的那样,是闺蜜淘,是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姐妹。现在想起来,我的记忆里还保留着她乐呵呵说话一头白发满脸慈祥的模样。我一直在想,以后老了也应该老成这样,一定要老得那么好看那么顺眼。但愿老的那一天真能心想事成吧。
时间过得总是太快,一晃我们竟然毕业了。高三时王教授学成了一匹黑马,顺利在那年因历史政治题目超难而导致大批文科生落榜出现哀鸿遍野惨况情况下妥妥胜出,由此可见实力的强劲。严重偏文科的我自然是雪上加霜,毫无悬念地落了榜。王教授刚好相反,稳稳地上了石家庄的一个本科院校,从此我们来往的书信中他谈得是不时扬起的风沙让他有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沧桑感,我却鸡同鸭讲跟他大段抒情春回江南,一片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生机勃勃景象。那时我还估计尚不懂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无意中在朋友胸口捅了几刀我不得而知。只是现在回想起来不免觉得自己也太不厚道。我觉得自己的脑回路异于常人,反射弧特别长,不过我现在才知道。其实现在也没因为已活到四十不惑就有所改观,有所体谅别人,我觉得很惭愧。但是我估计我还是会虚心认错,坚决不改的,因为天生情商低,令人捉急。
反正考上的等着大学通知书来望穿秋水也无聊,而苦逼的落榜一族等着开学去读高四还为时还早,于是男男女女们就一起相约东家玩西家逛。具体玩什么自然老早忘记了,不过友情的建立应该也是那时的事。到现在近二十年了,我们一起玩的还是这一拨人。不过以前都是单身狗,后来成家了就几户人家一起玩。小孩子从小玩到大,女同胞们也玩的不错,反正男人们斗地主吹牛我们也不空着,我们就点东西喝吃水果,就差一桌热热闹闹的麻将了。
然后大学四年保持通信,你来我往。然后生命的更神奇之处不是它赐了两年让我们做同窗,而是我想不到临到我读大四的时候他竟然考来宁大读研究生。于是我调侃正读研一的他在宁大要称呼我叫师姐,他却在那时候开始叫我小妹。在男朋友不能上来陪我过生日的日子里偷偷给我买了蛋糕,让我带朋友去他们的研究生楼给我过生日。后来同去的隔壁寝室的大学同窗还神秘兮兮又笃定地问我说王教授是不是我的男朋友,我就把这个当笑话说给他听,然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还记得我们在图书馆附近的小水洼里钓过龙虾,我也是头一次看到可以用龙虾肉去钓活的同类。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那时太阳很大,本来就黑的我一晒只有变得更黑,不过一贯大大咧咧男孩子心性的我也没太放在心上。我们拎着装了很多龙虾的桶去了农贸,让小饭店的厨师帮我们加工后端出来吃掉,那个唇齿留香,自己的劳动果实吃嘛嘛香至今让我回味不已。
毕业后大家都留在了宁波,因为与先生与他都是高中同窗,我们走得更近了。娃们也经常一起玩,一起学敲爵士鼓学画画学英语,我们相约爬山,在公园扎帐篷放风筝,我们同游庐山南昌,我们分享悲喜,一路同行。
我总记得他对我的好,只要我打电话过去,他第一句话叫的就是小妹,我听来总有有暖心的亲切感。所以不要奇怪为什么我儿子叫平安歌神阿良等同窗好友都是叫叔叔,而称呼王教授叫舅舅。因为内心里我确实把实际年纪比我们两夫妻都小长相却成熟的他当哥哥般依靠。尽管我从未叫他一声哥,我先生也死活不承认妹夫的称号,他一直抗议自己年纪明明比王教授大还被占便宜,他表示不服。自然,嫂子是知道我们铁打的交情的,她不吃醋,我家的也是。
看到我发朋友圈说老公出差而我在晚自习,他必然会打电话问我几点下夜自习他来送我和儿子回家。王伯伯捕来的野生青蟹,他开车会送一轮给我们这些高中同学。知道我失眠一段时间有点抑郁,他和嫂子一起开车接我去吃饭,开导我不要影响心情,可以走路上班,慢慢调整,睡眠自然会改善。他会在回老家的时候帮有事不能回去的我们捎带上公婆一路稳稳送回家。有他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婆婆说他开车特别稳,感觉特别安全。
听闻我值周,他会让嫂子包好美味的牛肉饺子,煮一桌菜,然后接我去饱餐一顿再送我回学校继续值周。他总跟我说不要太要强,多夸夸老公,就会家和万事兴。我带高三的时候一补课就半天,恰逢先生有事,而我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呆在家里或在办公室。那时只要你拨一个电话给他,他会立马出现接走小家伙,然后等我上完课还来接我吃饭。
爸爸住院的时候他去看过好几次,在我发布爸爸去世噩耗的没一两天,他们几个就开车下来吊唁,安慰妈妈和我们。在没有亲哥亲姐在一起的宁波,有他这颗大树在,我觉得很安全很温暖。
我们几乎每年都会与高中时候的校长大韩聚会,他总是会早早去电话问老师师母要不要接送。老师快到的时候他老早在门口恭候,他会毕恭毕敬地敬老师酒,言辞谦逊无比,一派彬彬有礼。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六六长成一个内敛谦虚踏实的学霸,让人望尘莫及。嫂子去读博去美国游学的日子里,他一个人亲力亲为带孩子,问他有什么需要添一把手的,他却从来说不用不用。嫂子总说带孩子他比她这个当妈的还细心,还会操心。
他喜欢唱温婉的歌曲,费玉清的什么的。他打得一手好牌,牌技炸裂,会心算还有几个大小王没出,然后王炸得另外几个肝胆俱裂,吓得他们屁滚尿流。他也只有这个时刻才会显现出他性格中难得张狂的一面,一改平时的轻声细语,一派和气。他说他就是少路费了,要赢点来。他说他赢了请大家吃夜宵。
教授家双教授两博士,儿子还是小学霸,全家自带知识光芒,亮闪得让人无法直视。不过脱去知识分子的外衣,教授是居家好男人一枚。会包饺子,会做菜,会整理家务,会管孩子。属于拼得了职场,进得了厨房,上得厅堂的全才型人才。
大学毕业住单位宿舍的时候,他还带我去他大姐家吃过饭,我们有一次还跟着王伯伯和他一起去捕过鱼。那阳光下捕捞上来的犹带银光的带鱼,还在记忆里停留不去。岁月荏苒,我们竟然都开始慢慢变老了呢!
不过有幸拥有这样的朋友,老了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