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谈起复式教学,在我们多数人的思想中,一定是和落后、乡村、次等有关的。不得不说,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甚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也因此而倍感苦恼。

  然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呆久了,就会发现,其中种种,皆有智慧。

  今天听了一节复式教学的课,听课前,我就一直在想两个班一节课,应该怎么上?

  于是,我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一节课下来,我归纳出它的流程就是语文-数学-语文-数学。不得不佩服愿意接下这一节公开课的老师,她得需要多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将两个不同的科目融合在一节课中,而这样一节流畅的课她又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准备?我想,我应该向她学习。

  这一节复式课条理清晰、流程简洁,语文课堂有语文课堂的重难点,以《小马过河》的字词学习为主,并简要了解《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数学则以乘法学习为主,利用排列整齐的方块来学习数学乘法,如8×9,12×14等。两科目穿插讲解的过程中都给另外一个班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整堂课很流畅也很清晰。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听一节复式课堂的课,整个过程充满了新鲜感,也充满了疑惑。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带的也是复式班级,我把每天的课程划分为上午第一节课早读,第二节第三节课一个年级上一节语文课,第四节课订正作业或者上副科,而下午三节课则是一个年级一节数学课,最后一节课订正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当一个年级在上课时另一个年级就做作业。这样,一天的课程就此结束。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的课堂是复式课堂。可今天,我第一次认知到,复式课堂还可以这样上课。

  也是因为今天的课堂,我的脑海里泛出很多的疑惑,因无人讨论,所以求助知网,搜索了很多的相关论文,于是写下几点疑惑和见解。

  疑惑一:以今天听课的复式课堂教学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强,而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就给另外一个年级继续讲解内容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做到自觉的预习课文?长此下去,一些自律能力差的学生成绩会不会直线下滑?

  疑惑二:复式课堂的教学真的不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么?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上课形式是一节课给一个年级上课,那么另外一个年级的学生就会做作业或者看书。如果是做作业我会选择简单的作业给学生做,比如语文抄写生字词,数学算算术。在我看来,这已经是非常简单的练习了,可是即便如此,学生还是会容易分神听我给另外一个年级讲课的内容,时不时的还会到时间了仍然没有完成作业。我想,简单的作业尚且如此,那那些难的像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被教师影响么?

  疑惑三:像今天听课一样的上课形式的复式课堂不会影响课程进度么?

  我没有教过《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可是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能大概弄清楚一篇课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今天一节复式课堂上课时间基本是一个小时,而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节课应该是40分钟才对,很明显,这一节课超时。再看看教学进度,语文《小马过河》只学习完了生字词,学生默读了一篇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还未讲解,我想一篇课文除了这些应该还有再读课文,研读课文,课后拓展,学习要写的字等,而这些,都要归为下一节课?还是上三或四节课?

    而这些疑问,都需要时间来解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