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六
来自第五章 系统之危与机
P170
陷阱3:目标侵蚀
一些系统不只是对试图改变它的政策措施具有阻力,竭力维持在一个大家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良状态,更为糟糕的是,它们还在持续恶化。这是一种被称为“目标侵蚀”的基模。这类例子包括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医院的服务品质不断下降,河水或空气质量持续恶化,虽然定期节食但体重依然在增长,美国公立学校的状况日渐衰落,包括我自己一度坚持的慢跑也越来越懈息了。
通常,反馈回路中的主体(如上述例子中提到的英国政府、企业、医院、体重超标的人、校长以及慢跑者等)会有一个绩效目标,或期望的系统状态。如果系统的实际状态与目标或期望相比存在差距,主体就会采取行动。因此,这是一个常见的调节回路,应该会使绩效表现达到并保持在水平上。
但是,在这些系统中,主体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系统的实际状态并不相同。一般而言,主体对坏消息更加敏感,倾向于更加关注并相信坏消息而非好消息。当实际绩效有变化时,最好的结果会被当做偏差忽略掉,而最坏的结果却被记住了。这样,主体感知到的状况会比实际状况更为糟糕一些。
在这个系统基模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期望的系统状态会受到感知到的状态的影响。也就是说,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当感知到的绩效水平下滑了,目标也可以相应地下调。因此,你可能经常在生活中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好吧,看来我们只能如此了”、“唉,我们至少不能比去年做得更差吧”、“唉,看看周围,每个人都麻烦不断”。
按照调节回路的作用,应该使系统状态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但是它却被一个具有向下趋势的增强回路所掩盖。也就是说,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越差,期望就越低;期望越低,与现状的差距就越小,从而采取更少的修正行为;而修正行为越少,系统的状态也就越差。如果任由这一回路运转下去,将导致系统的绩效不断降低。
这一系统性陷阱也被称为“温水煮青蛙效应”。它源自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如果把一只青蛙突然放到热水中,它会立刻跳出来,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凉水中,但逐渐加温,青蛙就会舒服地待在那儿不动,直到被煮死。也许青蛙会想:“这里好像变热了一些。但是与刚才相比,也不是那么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由此可知,目标侵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系统状态快速改变,通常会引发明显的修正过程。但是,如果系统状态是逐步下降的,变化速度非常缓慢,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或使参与者产生了麻痹心理,忘记了系统之前一直保持的良好状态,每个人都似乎不知不觉、顺理成章地将期望值越降越低,努力越来越少,实际的绩效表现也就越来越差。
对于目标侵蚀,有两个对策:一是不管绩效如何,都要保持一个绝对的标准;二是不断地将目标与过去的最佳标准相对照,而不是和最差的表现相比。如果感知到的绩效比较乐观,而不是相对悲观,或者将最佳结果作为标准,而视最差结果为临时性的挫折,那么同样的系统结构就能把系统状态拉向越来越好的绩效。下行的增强回路,即“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将逐渐变成一个向上的增强回路,“事情越好,我就越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得更好”。
「I,重述知识」(可选)
请简述目标侵蚀和其对策。
目标侵蚀:就是一个系统都会有一个目标来实施某件事情,由于存在目标与现状的差距,人们为了纾解这一差距带来的压力,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调整目标。通过不断的降低目标来弥补与现实的差距。另一种则是通过采取行动改变现状来达到原定目标。第一种不断降低目标,系统会从初期的增长到停滞或不断衰退的行为就是目标侵蚀。
对策:
1.设立绝对标准。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会因为外部制约或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绩效不佳,这时系统就会不自觉地降低行为标准。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绝对标准,有一种不管结果,关注过程的标准模型。
2.对照最佳标准。往往在没有做好的时候,人们愿意和最坏的状况相比,通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舒缓压力。当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们要跟最佳标准对比,把最差标准作为临时状况,而非正常状态。这样就能越来越好。
「A2,规划运用」(必选)
请寻找一个“破罐子破摔”或者“温水煮青蛙”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你自己的生活或者身边同事、朋友亲戚的,请运用拆页中的对策,为期做一个规划,如何将其拉出当下的状态。
【女孩子学不好数学】
上周,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没考好,她回来说,妈妈我学不好数学,我们班男生这个学期的数学成绩就比女生好了。当时,我就劝她,没有说男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会比女孩子数学学的好的,只是最近你太忙了,没有好好学习数学造成的。现在想想这样的劝导多么的干瘪无力。
今天看了这个片段我将这样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1.设立绝对标准。设定每天的数学计算量,还有数学思维培养的参考书籍阅读量,不以考试结果为标准,按照目前的数学水平每天坚持进行练习和巩固。
2.对照最佳标准。前几个学期,你的数学期末能考满分。这个学期考三次了,前两次考的都还不错,就这一次没考好。偶尔的一次失误就要判定自己再也学不好数学了么?就像咱们走路,连个跤都没摔,只是踉跄了几步,今后就都要坐轮椅了?
写这个片段,我感受到平常我们的语言非常重要,我们是用一种负向增强的语言去描述自己还是正向增强的语言描述是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