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孩子们在上兴趣班,突然间感觉两耳发热,用手一摸也不发烫,但隐隐有些不安。不自觉的给妈妈打去电话,没有接,平时这个时候也不会打电话,想想没有接也正常。又给老公发去短信,说已经到家。几十秒不到一分钟紧张到自我调节放松的过程,也是一次内心的潮涨潮落。
想到父母快接近70的年纪,想到自己依然还有父母的幸运,还有他们无条件认可我信任我,越到中年越清晰的意识到除了他们没有人会这样对我有信心,未来大概率要面对的失去他们的日子里,我目前拥有的自信和坚韧是不是就失去了重要的根基。我那忽强忽弱的想离父母更近的决心又冒出来,不能再这样了,要有个选择。
偶尔的一次紧张到放松,是一次小小的确幸,只发生在自己的脑海里,那样悄无声息,却又那样汹涌,激起内心的波澜。也许它是在提醒我不能这样日复一日下去,如果突然有一天没有这样的确幸,后悔和遗憾都来不及。
中年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承担的代表。经常在推测父母中年时的内心活动,我觉得呈现给我们的是:他们自始至终都只是全然承担,理所当然的承担,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没有委屈,就是那样担着,义不容辞,真正做到了父母撑起家,孩子只管做好孩子。现在这份责任没有变,但担起来却不那么心甘情愿,还希望被看见理解,好像就显得矫情了些,自然做不到父母那样好。
感恩父母给予的所有,感谢这份偶然的小确幸,好像又再次睁开眼看到了生命一直都在给予的馈赠,珍惜拥有,接受这份催化剂。